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308篇
安全科学   571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24篇
综合类   1050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杨静  朱敏  顾帆 《中国环境监测》2023,39(2):195-206
通过前处理与检测条件的全面优化,建立了一种同时实现环境沉积物中9种痕量双酚类化合物的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沉积物样品先采用甲醇作为溶剂,在70℃条件下进行加速溶剂萃取,萃取液约100 mL,加入甲酸调节pH约为2.5,再经Oasis型HLB固相萃取柱富集与净化,该过程可将沉积物的基质效应控制在85%~95%之间。9种目标化合物在0.05~25.0μg/L(以双酚AF计)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1~0.25μg/kg,加标回收率为62%~122%,相对标准偏差为0.9%~12.7%。  相似文献   
942.
建立了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11种三嗪类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并对前处理、仪器分析、方法特性指标等因素进行优化探讨。使用SB-C18色谱柱、乙腈水二元混合液流动相进行化合物分离,设置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采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法拟合标准曲线。结果表明,11种三嗪类农药的方法检出限为0.003~0.01μg/L,对3种质量浓度的基体加标样品分别进行6次平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1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0%~108%。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经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在1种地表水样品中检出了阿特拉津和扑灭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32和0.009μg/L。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检出限低等优点,能够满足现阶段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管理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43.
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80—2020年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DEM数据和SPOT-5高分影像数据,从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对中原城市群“三生”功能识别及时空演化展开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农业生产用地、牧草和其他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减少,城镇和乡村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增长较快。城镇和乡村生活用地及农业生产用地的空间分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研究区内159个区县“三生”空间演化存在显著差异,以农业生产用地转生活用地、生态用地转农业生产用地两种转移类型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生产用地转生态用地及生活用地转农业生产用地占比也较高。  相似文献   
944.
以九龙江河口湾区为研究区域探寻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河口湾区DMS排放规律.2001年冬季采样调查发现在九龙江河口和湾口区叶绿素、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呈现出区域差异,海水DMS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浓度分别为101.0和242.1 ng·L-1.随着海水盐度从低到高,DMS浓度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DMS高值出现在九龙江最大浑浊带的河口峰面处.  相似文献   
945.
陆源营养盐输入对青岛近岸海域DMS生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海海域是全球DMS的重要排放源,同时近海海域,尤其是城市近岸海域是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了解人为活动对DMS生物生产的干扰,以青岛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在2001~2002年进行了不同季节的采样.发现该区域DMS存在季节变化,在生物量高的夏季,水体的DMS浓度也最高;高营养盐区域DMS/Chl a(单位叶绿素的DMS产量)低;低透明度区域DMS/Chl a也较低,且在长日照的夏季,透明度与DMS/Chl a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46.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SPE-LC-MS/MS)技术,建立了养殖废水中1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测定方法.水样在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前,先用0.45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而后加入5%甲醇(体积比),用盐酸溶液将水样pH调节至2.0±0.5,经固相萃取柱富集,最后用9mL0.1%甲酸甲醇...  相似文献   
947.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在污染治理方面却依旧采用单一的预防与治理方式,使得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加剧了污染,文章就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8.
为了改善剩余电流断路器频繁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以偶次谐波变化率最小值阈值、工频变化量阈值、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相结合的三重判据.首先,搭建活体触电试验平台,获取活体不同部位的多组触电试验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触电波形谐波特征,并计算出触电时刻偶次谐波变比率最小值阈值和工频变化量阈值.其次,搭建人体触电仿真模型,发现存在相似的...  相似文献   
949.
实现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不仅能够有效推进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该研究从强可持续和共同前沿理论的角度入手,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虑区域技术异质性的特征,采用基于共同前沿的三阶段SBM模型来测度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未改进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分地区效率均值来看,呈现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特征。(2)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差异性特征。(3)考虑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差异因素,东部地区和非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果则一般。(4)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相邻地区的协作和交流,进而形成以邻为伴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需要重视提高要素和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950.
采用半静水式慢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斑马鱼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斑马鱼分别置于0、0.1、1、10 mg·L-1 SWCNTs悬浊液中暴露28 d,测定斑马鱼的脑、鳃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活性,并考察SWCNTs纯度及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SWCNTs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SWCNTs分散方法及纯度并不是影响其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SWCNTs对斑马鱼各组织中GSH含量及SOD活性无显著影响,但能导致肝、鳃、脑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下降.由此可见,SWCNTs悬浊液可能会刺激斑马鱼加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但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