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来源、特点和乳化成因,综述了稠油废水破乳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和优缺点,并对破乳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3种污泥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厌氧污泥及好氧污泥对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的吸附性能。当SM2初始浓度为50μg/L时,采用活性污泥灭活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线及温度对污泥吸附的影响,并比较了失活污泥与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污泥对SM2的吸附均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3种失活污泥对SM2的吸附都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模型来描述,并且Freundlich吸附模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Langmuir模型(R2F>R2L);温度对3种污泥吸附影响规律一致,并且吸附常数KF(15℃)>KF(25℃)>KF(35℃),这说明吸附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活性污泥对SM2的吸附与失活污泥吸附规律一致,都符合Freundlich模型。3种活性污泥对SM2的去除是吸附和降解的共同作用,并且都是降解占主导地位,降解效率为厌氧污泥>好氧污泥>厌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溴甲酚紫(BCP)-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SDMBA-Cl)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最适合的pH值为8左右,λmax=588nm,在1.0ml1.6×10-4mol/LSDMBA-Cl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在0~5.0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4×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河水和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对标准偏差<3.8%,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3%.  相似文献   
84.
交通干线大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纲 《山东环境》2000,(4):15-15
用特制的活性炭吸收管采集样品,由二甲基乙酰胺与水按3:1混合作为解吸液,利用顶空进样气相色普法测定交通干线中的苯系物含量。结果显示汽车尾气对大气中苯系物的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硫化物的连续自动气相色谱法分析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为了查明大气污染的实际状态,除需要了解污染成分及其分布外,还应掌握各成分浓度的时间变化。这种经过不断的、长期的连续测定获得的分析数据对防治污染是极其有用的。目前,在多成分分析技术上普遍采用连续自动气相色谱法,本文将对硫化物(硫化氢、二硫化碳、硫醇类、硫醚类)的连续自动气相色谱法分析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86.
87.
以液体甲硫醇合成固体甲硫醇铅,由固体甲硫醇铅酸解释放的甲硫醇配制标准气体。以5%NaOH为吸收液,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冷阱采样。5%OV—101/Chromosorb GHP为固定相,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甲硫醇、甲硫醚及二甲二硫醚。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6%,6.4%,5.5%;回收率分别为93.0%,97.7%,107.3%  相似文献   
88.
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水体系浮选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发现 ,在水溶液中Cu(Ⅱ )与硫氰酸铵、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 ,在少量氯化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并与水分成界面清晰的两相 ,分相过程中Cu(Ⅱ )被定量浮选。实现了Cu(Ⅱ )与Fe(Ⅲ )、Ni(Ⅱ )、Mn(Ⅱ )、Al(Ⅲ )等离子的分离 ,是一种无毒且更为简便、经济、快速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9.
二噁英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中存在的二噁英是一类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强毒性有机污染物,为了能正确评价这类化合物的来源与环境中分布情况,二噁英的分析检测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样品检测前处理纯化过程中所用的各种传统的吸附剂(硅酸盐、佛罗里土和活性炭等)和新发展的几种主要吸附剂(2.(1-芘基)乙基二甲基硅烷化硅胶(PYE)、炭纳米管和多孔石墨炭等)的性能、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在概括样品制备的基础上,阐述了二噁英纯化技术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90.
在一定温度下,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溶解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制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采用FT-IR和X-射线衍射对其固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液体复合絮凝剂的稳定性和固体复合絮凝剂的吸湿溶解性能,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60℃以下制备的液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固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比PFS更强的吸湿性;复合絮凝剂不是由PDMDAAC与PFS简单的机械混和,而是互相融合的复合体系;具有比PFS更优的去污性能和与PFS类似的较宽的最佳投药范围和pH适用范围。对浊度和COD分别为105、2和187.5mg/L,pH值为7.59的生活污水,复合絮凝剂中Fe^3 和PDMDAAC最佳用量分别为54.15和4.27mg/L,对COD的去除率为77.14%,比PFS在用量为81.22mg/L时的最佳效果高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