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刘沫茹 《环境保护》2014,(11):47-49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通过环境容量产权理论分析,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赋予碳排放权以私法上的准物权属性。完善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积极推进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管体制的建设,促进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相关立法,促进碳金融制度创新,以实现碳排放环境容量优化配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丽 《青海环境》2007,17(3):121-124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关系入手,对环境资源产权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环境资源产权的现状,进而指出了西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产品     
《环境》2007,(9):76-78
新型节水器上市;自主产权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设备研制成功;河海首创替代进口粉碎型格栅除污机;东丽开发出污水净化中空纤维UF膜模块。  相似文献   
14.
公共资源与最优产权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资源是指在产权界定过程中,资源所有者被迫放弃或者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资源部分,而产权界定本质上是划分公共资源归属权的过程。根据组织对公共资源控制权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组织间公共资源和组织内公共资源,并据此将产权界定、生产和交易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通过分析,认为随着公共资源范围的变化,不同产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系列,即从资源非稀缺条件下的纯公共产权到资源全为废弃物的纯公共产权系列;不可交易的所有权是产权系列中的特殊形式,私人产权和俱乐部产权是这一系列中的过渡形式;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均衡博弈结构决定最优产权的具体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水管理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日趋恶化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认为落后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了目前水资源在上、中游过量消耗和浪费,致使下游面临严重缺水及生态危机;然后从产权分配的角度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建立流域水资源“激励相容”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环境产权拍卖机制及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析环境产权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产权市场交易的基础和条件,设计了一种具有可分性的环境产权拍卖机制,并研究了在这种拍卖机制下,竞标者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环境产权价格确定机制。最后讨论了这种拍卖及定价机制下政府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对解决环境效益外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保护区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相当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对资源的强烈需求等问题,深入研究资源管理的产权状况,探讨目前存在的产权不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区社区共管产权建设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开展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尚未被调动起来。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制度障碍。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价格、利润和产权激励机制来扫除这些制度障碍,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和环境容量产权的合理界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容量是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兼顾的结合点.通过环境容量资源产权的双重界定,即用在地方政府层面上的界定和企业层面上的界定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银行”以特有的“分散-集中”理念、三方主体和“资源-资产-资本”三级交易流程为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迈出创新之步,在符合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未超出立法边界,具备规范化的制度支撑。目前中国“生态银行”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地区之间的交流,多元化的试点运作模式致使称谓略显杂乱,依托于政策支持的试点推广方式导致其在制度与实施层面的规范性欠缺。尤其是模糊的法律定位为“生态银行”的规范化带来前提性障碍,在其影响下法律表达不清、法律依据不足、保障措施不力的三方面困境阻碍了这项有益经验的制度建构。“生态银行”不仅承载着利益衡平的使命,是在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率有机结合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制度,还符合环境立法体系化、精细化的阶段性要求,是以适应性立法实现环境法规范性与功能性动态平衡的理性选择。故应在正确认识“生态银行”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将“生态银行”优先纳入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归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予以特色规定,作为一项制度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予以区分。在此基础上,“生态银行”的制度建构应采用“整体思路+路径展开”的方式,遵循“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