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169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2144篇
基础理论   483篇
污染及防治   495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玉米芯为碳源实现酸性矿山废水生物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入了一种新的碳源——玉米芯,对SRB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分析了各种参数条件对s暖一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常温下这种碳源所需要的最适宜工况条件,探讨了硫酸盐矿山废水的水质资源化问题,并对山西矿山废水的生物治理进行了可行性实验验证。实验证明,玉米芯为碳源时,矿山废水中SO^2-4的出水值可达221.1mg/L,金属离子的浓度也都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标准,所以玉米芯可作为酸性矿山废水资源化生物处理的合适有效碳源。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主要为通风、抽放等物理方法,该类方法仍不能完全满足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安全要求。笔者提出一种治理煤矿瓦斯的新思路,采用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试图通过生物技术使瓦斯涌出量减少,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为此,对应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甲烷氧化菌的氧化机理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初步试验对甲烷氧化菌降解煤样瓦斯的效果进行了测定,从而对其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已有的对甲烷氧化菌的研究和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应用甲烷氧化菌解决煤矿瓦斯危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稠油污水生化性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稠油污水能否使用生物法处理,以生活污水和农药厂生化池原菌种经过诱导驯化,分别培养了可以在稠油污水中生长的好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1和厌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2.以G-2和G-1对稠油污水进行顺序处理,可使其BOD5/CODCr达到0.26;采用SBR法对新疆稠油污水放大处理试验的结果:COD降至150 mg/L以下,各项指标达到GB8978-1998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4.
紫外与次氯酸钠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为示踪菌种,研究了紫外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的灭活效果(用对数灭活率来衡量),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同时考察了浊度、Fe3+浓度、有机物对紫外消毒的灭活效果影响,以及pH、氨氮浓度对次氯酸钠消毒的灭活效果影响。结果表明:(1)紫外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对大肠埃希氏菌均有较好的灭活效果。紫外辐射剂量为15mJ/cm2时即可达到4.55的对数灭活率;次氯酸钠投加量为2.5mg/L,消毒时间30min即可100%灭活。(2)当紫外辐射剂量为15mJ/cm2时,浊度、Fe3+浓度增加或投加腐殖酸均可使紫外消毒的灭活效果变差。(3)pH升高或者氨氮浓度增大均会导致次氯酸钠消毒的灭活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05.
自养型生物除锰滤池可以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锰,为了获取接种该滤池的菌种并探究其除锰效果,利用改良的JFM培养基对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筛选出了除锰率在90%以上的高效自养型锰氧化菌。通过平板培养和革兰氏染色,得到3种不同的菌落且均为阴性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发现5种不同的科属。菌液经过2个周期的传代培养,探究其除锰效果,最高除锰率达到了98%。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索丝状菌的致密途径、解决丝状菌污泥膨胀的难题,从丝状菌的自身特点及外部条件出发研究了其在污泥膨胀及致密过程中菌丝体的演替规律。研究发现,致密生长的大絮体对丝状菌的种类是有选择性的,那些丝体较弯曲、丝体强度较大、贮存能力强的菌丝体更利于形成聚集态生长。另外,研究表明,不同种类丝状菌的生长势和存贮能力不同,对底物的利用上亦存在着竞争关系。实验中存在的几个菌种对PHB颗粒的存贮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Nostocoida limicolaⅡ、Type 1851、Type 0701、Type 021N型菌体。  相似文献   
107.
针对柴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构建高效降解菌群修复柴油污染的土壤,采用组合优化和正交实验构建最佳组合与接种比例的菌群,并研究其柴油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筛选、鉴定并命名的4株柴油降解菌为Bacillus sp. VOC18-L1、 Enterococcus faecalis-L2、 Lysinibacillus-L3、 Rhodococcus equi-L4;当4株菌接种比例为3∶1∶3∶4,pH=7.0,30℃,转速150 r·min~(-1)时,柴油降解的效果最佳,14 d对7.0 mL·L~(-1)的柴油降解率达到89.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柴油降解产物,发现该混合菌株能将柴油中的烷烃降解为短链烷烃,最终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同时利用KEGG数据库获得代谢丰度图并初步预测每种菌的功能,根据微生物多样性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混合菌对柴油完全降解的效果优于单种菌种。通过人工构建的微生物菌群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8.
梅娟  赵由才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548-2552
利用甲烷氧化菌菌液增加材料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可以得到高甲烷氧化率的填埋场甲烷生物氧化覆盖材料。研究发现,渗滤液原水和渗滤液处理尾水均能促进甲烷氧化菌的生长,可利用渗滤液耦合矿化垃圾混合培养制备甲烷氧化菌菌液用于填埋场甲烷减排。填埋龄长的渗滤液原水有着较好的培养效果,得到的菌液在4 d内最高甲烷氧化速率达到2.68 mL/h,超过甲烷氧化菌培养液(nitrate minimal salt medium,NMS)的实验结果。渗滤液中总氮、无机碳、总有机碳和Ni元素的含量对甲烷氧化菌的培养过程影响较大,适用于甲烷氧化培养的渗滤液应满足:总氮1 400 mg/L,总有机碳55 mg/L,Ni元素0.4 mg/L,总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9.
在牛粪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挥发酸(乙酸、丙酸、丁酸),考察消化稳定阶段,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挥发性脂肪酸酸组成变化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种群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性脂肪酸对SRB还原速率的贡献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相比乙酸和丁酸,添加一定量的丙酸,更有利于激活SRB的活性,从而加强SRB与产甲烷菌(MB)的种间协同,保证厌氧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0.
王源源 《环境教育》2016,(Z1):110-112
正(一)在福建省南靖县,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它们因蔚为壮观的建筑规模、巧夺天工的建造艺术和神秘莫测的布局,令世人无不为之惊叹。在数以千计的客家土楼中,其中有一座最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它竟然建在松软泥泞的沼泽地上。这就是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