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5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安全科学   704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316篇
综合类   3155篇
基础理论   696篇
污染及防治   362篇
评价与监测   272篇
社会与环境   132篇
灾害及防治   18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文中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AHs的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它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生物毒性、监测控制及其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等,从而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复合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各自行为,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和对难溶有机化合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多环芳烃的产生途径和分布,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的危害及生物去除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生物去除的影响作用机理,阐述了影响表面活性剂和多环芳烃复合生态效应的各种因素及最新研究进展。对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多溴代二苯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军  安秀吉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855-858
多溴代二苯醚(PBDEs)作为防火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类似于甲状腺素T3、T4。现有的研究认为,PBDEs具有生物累积性。并影响甲状腺,神经和免疫等系统。该文主要对现有的PBDEs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介绍了PBDEs的毒性,以及对人类和生物体的暴露水平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4.
区域水污染控制多目标组合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水污染综合多目标规划思路,把治理投资,运行费用,收益和污染物削减量作为规划目标,对多种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建立了实现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对方案的产生组合,初选和优化等建模过程作了系统介绍,并以泾河水质规划为例,将模型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85.
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指标—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意义,方法,在不同环境领域中开展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系统介绍,尿中1-羟基芘是人体接触中多环芳烃的一个灵敏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它在工业卫生,工业污染地区,城市环境和关系到多环芳烃污染的职业人群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为多环芳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依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86.
商用垃圾流化床焚烧炉多环芳烃排放的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PAHs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烟囱烟气为流化床垃圾焚烧炉PAHs排放的主要途径 ,日排放量要高于其它途径 1— 2个数量级 ,且以低分子量物质为主 .脱除剂的添加对烟气中PAHs有减少的作用 ,但却增加了循环出口水中PAHs含量 .不同工况时PAHs环境排放毒性有变化 ,垃圾与煤混烧大于全煤 ,添加脱除剂大于未添加工况 ,但少于垃圾比例高的工况 .垃圾比例越高 ,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87.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 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比重夏季比冬季高,而3~4环PAHs的比重冬季比夏季高.冬季PAHs可分为2种模式,不同模式之间PAH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多环芳烃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速(当温度<20℃时)和温度(当温度>20℃时)是影响多环芳烃浓度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广州市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环境模式模拟资料、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前/后向气团轨迹资料、环境站监测资料,以及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XUT)多波长激光雷达、米散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粒谱仪等观测资料的综合诊断,探讨了2019年1月初发生在西安的雾霾过程(记为首场雾霾)PM2.5组分、分布及传输特征,旨在为雾霾气溶胶研究提供有益的个例积累.定性、定量双重检验表明,Chem模式较成功复制了此次雾霾气溶胶过程.利用这些可靠的模式数据分析表明,PM2.5中碳气溶胶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碳,约占85%,强盛期气溶胶各组分随高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各组分近地面浓度最高.通过对两类不同方法获取的消光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模式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因此,更善于描述消光廓线的细节特征.通过对多源资料的综合诊断最终揭示出,"北风涌"是雾霾消散的关键影响因子,沿铜川-西安-山阳一带存在着污染物传输的重要路径,雾霾由此体现出自北向南依次消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
水中多环芳烃痕量富集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几种痕量富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概述,与经典的液-液萃取比较,固相(柱)萃取具有节省时间,溶剂用量少和不易发生界面乳化等优点,是传统样品处理方法的理想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90.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形态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以西安市曲江水厂低温低浊水质为原水(水温低于10 ℃,初始浊度低于10NTU),投加阳离子型聚合物(简称CP)作主混凝剂或助凝剂,借助分形数学理论与图像分析技术,对滤料粒径、原水浊度、原水温度、药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及投加量、混合强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药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作用机理、絮凝形态学特征以及絮体结构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①当温度低于4 ℃、初始浊度小于4NTU时,不宜单独采用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当温度为4~10 ℃、初始浊度小于10NTU时,如果只投加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宜用细砂滤料过滤;低温低浊条件下,无机混凝剂形成的絮体粒径小、结构松散脆弱、有效质量密度低、沉速慢,但表征絮体分形特性的分维值较高.②CP作絮凝剂能显著改善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过滤性能,但混合强度需增大,宜用粗砂滤料过滤;③单独用CP作絮凝剂时,宜投加分子量较低的弱阳性聚合物或投加低剂量较高分子量的强阳性聚合物;CP用作助凝剂时,能显著减少主混凝剂用量,但宜投加强阳性聚合物或增加弱阳性聚合物的剂量.④CP兼备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絮凝作用,能形成粒径较大、吸附性能与过滤性能良好的网状絮体构型,其有效质量密度高,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沉降速度快,脱水效果好,但分维值低.⑤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处理效果为:Al2(SO4)3(或PAC) CP>CP>PAC>Al2(SO4)3,这种差别由絮体的形态学特性与构型特征各异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