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安全科学   425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158篇
综合类   935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222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uent6.3.26,对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的回流区以及捕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回流区随着障碍物迎风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得出回流区长度与迎风面面积的关系式;当障碍物长、宽或高小于吹风口宽度的1.3倍时,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的捕集效率影响不大,吹吸流场仍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为吹吸式通风系统中污染源的放置以及操作工人的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考察了3种构型的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排板式、排管式及套管式)对含苯废气的降解效果。相较于套管式,排板式和排管式可达到更高的放电电压和放电功率。其中排板式的最大放电电压和最大放电功率分别是18 kV和49 W。同等能量密度下,排板式发生器相较于排管式对苯的降解率、能量利用效率、矿化率和臭氧产量分别高5%,6%,5%和10%。研究结果表明,排板式等离子体发生器可以作为工业化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重点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63.
根据(BCC)气候系统模式第五阶段试验计划(CMIP5-RCP6.0)预测的2006~2050年各格点逐日平均温度,通过订正反演出2021~2050年凉山州各站点逐日平均温度,结合凉山州不同区域水稻抽穗杨花期低温指标,统计了各站水稻盛夏低温频次、水稻安全播种期、安全齐穗期以及安全生长季差,构建了水稻盛夏低温危害风险指数I=exp(Id+ip-2),并以此进行低温危害风险的区域划分,结果表明:(1)凉山州水稻盛夏低温频次为0.1~3.0次/a,在区域和年际之间差异很大;(2)与近30a比较,凉山州水稻安全播种期普遍提前10 d左右,提前最多的达20 d以上。安全齐穗期只有少数站点推迟,大多数站点都有提前的趋势;(3)海拔1 500 m以下为无风险区,1 500~2 000 m的区域为低风险区,2 000~2 500 m为中风险区,2 500~2 600 m为高风险区,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凉山州未来水稻生产布局、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鱼刺图分析是定性的分析,没有定量的描述,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鱼刺图分析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集对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的专家打分模式,对鱼刺图中各因素确定权重,得出定量计算公式,确定鱼刺图评价目标的安全等级,并根据结果做一定程度的优化。优化的鱼刺图分析结果显示当不同组的子因素部分相似时,以最大可能0.5计算,μ为0.189;当不同组完全不同时,以-1计算,μ为-0.311,安全等级一致,优化合理;并且acb,为强同势,3个主要因素对同一目标有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5.
66.
67.
研究了采用柴油低温临界吸收法回收装车挥发油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按装车挥发油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20.88%、装车挥发油气流量为280 m3/h、年运行时间为2 668 h计,装置年回收油气量为291 t,装置年最大运行功率为206.770 MW,装置投资回收期为3 a;处理后净化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1.24%,排放质量浓度低于25 g/m3,油气回收率达95%。处理后净化气满足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二氧化碳(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关键技术。CCUS通过捕集与封存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利用CO2代替化石原料的使用进一步减少CO2的净排放。CCUS技术的实施基于微尺度下CO2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研究。微流控技术可以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操控流体并揭示流体运动规律,在CO2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各个环节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微流控技术的优势,包括精确的流体操控、大比表面积和增强的传热传质能力。系统介绍了与CCUS相关的微流控研究,包括CO2捕集吸收剂的快速筛选、配方优化和材料制备,CO2高效转化利用的电催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催化剂制备和光合作用检测,CO2地质封存的流体分析和地质建模等。最后,总结了微流控技术在CCUS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了微流控技术在CCUS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9.
碳氮比对低温投加介体生物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受低温抑制,投加氧化还原介体有利于反硝化过程。采用规格相同的序批式反应器,使用人工配制硝酸盐废水和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考察了不同碳源浓度(碳氮比)对低温(10℃)投加氧化还原介体1, 2-萘醌-4-磺酸(NQS)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浓度(以COD计)为150~400mg·L~(-1) (碳氮比为1.8~4.7)时,脱氮效率随碳氮比的升高而升高;当碳源浓度为400~550 mg·L~(-1) (碳氮比为4.7~6.5)时,脱氮效率随着碳氮比的升高而降低;当碳源浓度为400 mg·L~(-1) (碳氮比为4.7)左右时效果最好,总氮去除率最高为64.7%。对于脱氮速率,介体强化脱氮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升高而升高。同时,探讨了投加介体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机理,发现投加介体降低了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ORP),有利于反硝化脱氮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70.
开发低温、高活性、高抗硫抗水性能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TiO2载体的锰铈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探讨了助剂掺杂改性、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现有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技术难点,指出SCR催化剂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中毒机理;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再生;探究拓宽催化剂温度窗口,使其适应不同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