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境中合成麝香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合成麝香的分类与生物毒性,综述了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分离富集技术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合成麝香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和一定的毒副作用,我国应对环境中合成麝香的污染状况开展监测和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52.
相对于化学检测方法,生物法检测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检测技术,对17-β-雌二醇(17-β-(o)estradiol)的雌激素活性进行了检测,绘制了标准曲线,确定其检测限为ng/L。并且利用该菌株法分别对艹屈(chrysene)、芘(pyrene)和苯并(a)蒽(benz(a)anthracene)3种不同结构的多环芳烃的雌激素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物质的雌激素活性差异明显,具有不同的检测限。此外,对污水和污泥样品中的麝香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活性变化趋势与化学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利用该基因工程菌检测技术可对环境样品中一定的雌激素活性进行快速有效地筛选;进一步对比17-β-雌二醇的标准曲线,可实现对雌激素类物质的初步定量。  相似文献   
53.
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香味添加剂中的吐纳麝香(6-乙酰基-1,1,2,4,4,7-六甲基四氢萘,AHTN)是一种新型污染物,重金属镉(Cd2+)是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两者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存在联合暴露的可能。实验以赤子爱胜蚓为受试生物,通过24h暴露滤纸染毒实验测试了AHTN单一,Cd2+单一,以及AHTN与Cd2+联合暴露条件下蚯蚓体内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MT)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Cd2+单一暴露时,GSH与MT随Cd剂量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AHTN单一暴露时,随着AHTN剂量增加,GSH与MT同步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联合暴露情况下,AHTN在高剂量下对MT与GSH同样产生了抑制作用,使Cd2+对MT的诱导未达到Cd2+单一染毒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4.
抗氧化酶基因作为多环麝香污染分子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春  周启星  刘潇威 《环境科学》2012,33(8):2855-2861
为研究土壤中低剂量合成麝香暴露的分子毒理效应,以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为供试基因,建立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且采用自然土壤染毒实验,检测了吐纳麝香(AHTN)或佳乐麝香(HHCB)胁迫诱导SOD、CAT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序列同源性比较与熔解曲线分析表明设计的引物适合供试基因mRNA的检测.SOD与CAT基因构建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分别为0.997和0.994,且PCR扩增效率均接近于100%,故可实现两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土壤染毒暴露28 d后,丙二醛(MDA)含量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自由基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是AHTN或HHCB毒性效应的主要途径方式.SOD、CAT mRNA总体表现为上调表达趋势,且表达量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抗氧化酶基因的诱导表达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联.而且,SOD、CAT mRNA表达水平与AHTN或HHCB浓度存在正相关剂量-效应关系.综上表明,SOD与CAT基因可成为潜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表征合成麝香污染暴露水平及其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55.
沱江是四川省内重要水系,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沱江既是流域内纳污河流,也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饮用水水源.本文在沱江流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46个,研究了9种合成麝香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在所有沉积物中均检出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浓度范围分别为0.736—25.0 ng·g-1(中值为3.68μg·g-1)和0.320—24.4 ng·g-1(中值为1.55 ng·g-1),研究结果揭示出.生活污水排放对沱江沉积物的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HCB与AHTN有显著正相关(r=0.894,P<0.01),说明它们具有相似来源和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沉积物中AHTN和HHCB实测浓度远低于各化合物对应的预测无效应浓度,风险熵值远小于1,表明其生态风险有限.  相似文献   
56.
采用C18萃取盘富集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测定城市污水和河水中5种多环麝香和2种硝基麝香的分析方法.水样经C18萃取盘富集后,用正己烷及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进行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定容后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使用AHTN-d3作为替代物标样,其回收率为89.7%—104.9%.以六氯苯-13C为内标进行定量,7种合成麝香的线性范围为0.001—1μg·ml-1,样品方法检出限在1.0—1.2ng·l-1(S/N=5).做空白加标实验和基质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加标回收率及实际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78.6%—106.3%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9%—8.4%之间;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以用于实际水样中合成麝香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将乐法院针对当前法院系统车辆管理发生的普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车辆管理。一是定期组织警用车辆驾驶人进行新交通法规学习:二是加强警用车辆的使用管理,外派车辆统一专人派车,掌握车辆动向;三是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四是控制长途用车,避免重复用车,节假日严格控制车辆外出;  相似文献   
58.
Cd2+、Pb2+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次平衡法对Cd2 、Pb2 在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对Cd2 和Pb2 的吸附能力高于非根际土,2类土壤对Cd2 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Pb2 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由Langmuir方程与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双常数方程是描述根际、非根际土Cd2 和Pb2 吸附动力学行为的最优模型,其次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Cd2 、Pb2 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相比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吸附态Cd2 、Pb2 的解吸率更低,Cd2 、Pb2 的解吸量与其初始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2次幂方程.2类土壤Cd2 、Pb2 的解吸速率随重金属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解吸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描述根际和非根际土Cd2 、Pb2 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均为双常数方程,其次为Elovich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9.
利用一系列批实验来研究地乐酚在不同土壤样本中的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并对各土壤特性与降解参数的相关性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乐酚的降解主要是生物降解。地乐酚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加上实验土壤对地乐酚的弱吸附,因此地乐酚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存在较大的威胁。在本实验地区降解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在水平α=0.05下,地乐酚的降解与已知的几种土壤特性以及吸附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Synthetic musks are used as additives in many household products. After absorption into the human body, they accumulate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human milk reflect both the mother and her infant’s exposure level. Concentrations of four synthetic musks, musk xylene (1-tert-butyl-2,6-dimethyl-2,4,6-trinitrobenzene, MX), musk ketone (4-tert-butyl-2,6-dimethyl-3,5-dinitroacetophenone, MK), 1,3,4,6,7,8-hexahydro-4,6,6,7,8,8-hexamethylcyclopenta[ ]-2-benzopyran (HHCB) and 7-acetyl-1,1,3,4,4,6-hexamethyl-1,2,3,4- tetrahydronaphthalene (AHTN), were determined in human milk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hanghai, Wuxi, and Shaoxing in Eastern China. The four synthetic musks were found in most samples analyzed, with HHCB the dominant component followed by MX. The median (mean) values for HHCB, AHTN, MX and MK concentrations were 63 (82), 5 (12), 17 (24) and 4 (9) ng/g lipid weight,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suggested the total synthetic musk contamination was low, and the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was HHCB > MX > AHTN MK. The relative high ratio of nitro to polycylic musk indicated that nitro musks were still widely used. The musk concentrations in these ci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p > 0.05). Principal components score plots were obtained, which showed similar exposure sources. The amount of total synthetic musks in human milk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mother’s age, although HHCB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HTN (p < 0.05). Daily ingestion of HHCB, AHTN, MX and MK for infants from human milk were estimated as (2526 2926), (370 524), (7391 832), and (277 462) ng/day, respectively. Those doses were 1–2 orders of magnitude below the provisional tolerable daily inta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