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山东胜利油田沿海滩涂石油污染水体中分离得到1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E-2.通过对原油降解率的测定,发现菌株E-2对石油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条件初步优化下培养5d,其对原油的降解率在扣除自然降解部分后达到50.51%.E-2最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37℃,pH =7.5.当NaCl质量浓度为0~5g·L-1,原油质量分数为0.75%~1.5%时菌株E-2处于最佳生长状态.通过GC-MS分析,菌株E-2对原油中链烃C34~C38的部分降解最显著,对链烃C26 ~ C33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表明E-2对长链烃类的降解具有明显的优势.菌株E-2与优势菌株HB-1按1∶1组成混合菌液,两种菌株仍能各自显著降解链烃碳源,同时对C16~C30的降解明显增强,反映了两菌对这一段碳链的协同降解效果.HB-1与E-2按1∶1混合,石油降解率提高到63.62%(单独HB-1菌株石油降解率为54.62%);HB-1与E-2按1∶3混合,其降解率为80.60%;HB -1与E-2按3∶1混合,降解率为81.83%.  相似文献   
52.
现实工况下挖掘机尾气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量化挖掘机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尾气排放特征,研究选取成都市不同建设工地在用的8台挖掘机,利用便携式尾气测量系统对其进行现实工况下的尾气排放测量,测试按挖掘机的不同作业特点分怠速、行走和作业进行.测量的尾气排放污染物包括CO、HC、NO和PM2.5.结果表明,挖掘机的尾气排放随工况的不同而不同,怠速时NO排放平稳,行走和作业时排放速率波动较大.满足不同尾气排放标准的挖掘机,其尾气排放也有所不同,例如,国Ⅱ阶段的挖掘机与国Ⅰ阶段的挖掘机相比,其在怠速、行走、作业工况下尾气排放的NO分别减小8%、35%和5%,PM2.5分别降低88%、87%和80%.另外,本研究中挖掘机尾气排放的实测结果与我国非道路机械尾气排放因子技术指南中推荐的用于排放清单估算的排放因子相比,也均有显著不同.这说明,开展非道路机械尾气排放现实工况下的测量,对于提高尾气排放清单精准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针对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安全性研究不足的问题,采用气体拉曼光谱技术、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GC)和质谱(Mass Spectroscopy,MS)耦合来探究压力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锂离子电池早期故障气体类型、气体动态演变及气体潜在危险性等特征的影响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压力、电压和电池温度等多种因素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研究结果表明:电池SOC越高且环境压力越低,电池越早触发热失控,爆炸极限越宽,其中30 kPa下100%SOC电池热解气体爆炸极限为8.01%~53.35%;SOC和环境压力越高,电池热失控越危险,释放的气体体积越多;CO,CO2,PF3,C2H4及电解液(C3H6O2、C3H6O3、C4H8O2)等气体可作为航空锂离子电池早期故障诊断特征。研究结果对保障锂离子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安全运输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溴代阻燃剂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代阻燃剂种类较多,具有难降解性和生物蓄积性.目前,分析四溴双酚A和十溴联苯醚主要是采用GC-MS,这种方法灵敏度不高.六溴环十二烷受温度影响严重,易分解,不适于用GC-MS分析. 本实验用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简单灵敏的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土壤样品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55.
于涛  鞠伟 《劳动保护》2001,(8):39-39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一种携带式仪器 ,由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供电 ,用来检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 ,当被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达到预定危险浓度时 ,发出报警信号。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及其他具有可燃性气体泄露可能的场合 ,尤其适合安全巡回检查及动火分析。1.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时 ,必须首先检查电池电量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只有在电池电量充足时 ,仪器才能反应真实可燃气体浓度 ,如连续检测应随时检查电池电压 ,需要换电池或充电时 ,必须在安全场合进行。2.每次检测时必须在洁净的空气环境中进行零点调整…  相似文献   
56.
常规的浊度计示值误差校正方法多采用比值校正法进行设计,应用过程中,无法深入挖掘浊度计示值的各项误差,存在校正精度较低的问题,导致浊度计测量的浊度示值与待测液的实际浊度值之间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引入深度学习原理,以便携式浊度计为例,提出一种全新的示值误差校正方法。先采集便携式浊度计示值,获取浊度计示值的动态变化,然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原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结构,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示值误差激励、校正量化、迭代训练、最优保存等步骤,得出最优化的示值误差校正结果。实验分析可知,新的方法应用后,测得标准浊度液的浊度示值与其实际浊度非常接近,示值误差较小,校正效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57.
58.
建立了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组合聚醚中一氟三氯甲烷(CFC-11)、二氟二氯甲烷(CFC-12)、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及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的定性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色谱柱、顶空体系、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B-WAX色谱柱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效果最好,顶空温度为50℃、顶空时间为10 min条件下,目标物质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在优化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取样体积为1 cm3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6~0.8 μg;组合聚醚取样量为10 mg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5~0.6 μg。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定性准确,适用于实际样品的现场快速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9.
采用便携式GC-MS仪快速测定水中硝基苯,通过优化水中离子强度和顶空加热时间,使方法在0μg/L^3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5μg/L。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7.8%~10.9%,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7%~103%。同步测定试验表明,硝基苯与7种苯系物分离良好。与国标方法对比,该方法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由2 h缩短为15 min。将该方法用于应急监测工作中,及时有效的数据可为污水处理及事故调查提供分析和研判依据。  相似文献   
60.
顾娟  唐振华 《环境技术》2020,38(3):61-66
本文采用FTIR/GCMS/PY-GCMS联合分析手段对某车型前风挡玻璃内侧油雾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雾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基于油雾产生的实际工况及油雾产生的基本原理推断,油雾产生的原因为车内环境内SVOC物质挥发并在前风挡玻璃内侧冷凝所致。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SVOC物质的管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行业内主流的重量法及光泽度法的优缺点,基于车内环保属性及实际应用场景风险管控角度,提出了雾化指标应同时管控重量法及光泽度法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