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630篇
基础理论   140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株中度嗜盐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从四川自贡盐厂卤水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中度嗜盐硫酸盐还原菌。菌体为短杆状,0.9-1.1×2.0-2.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形成芽孢,不含脱硫孤菌素。固体培养基上无Fe2+时,菌落为半透明状;有Fe2+时菌落为黑色,直径为1-3mm。利用乳酸盐作为碳源,利用乙酸盐时必须添加生长因子。能在5%-25%(W/V)Nacl浓度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浓度为9%-13%(W/V)。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7.0.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该菌为脱硫肠状菌属,但与该属已报导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嗜盐、碳源利用、最适生长温度以及其它一些特征上均有不同,因此可能是个新种。该菌是目前已报道的嗜盐浓度最高的硫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介绍在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中分离酸和盐的一种方法。将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通过装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的酸受到阻滞,而相应的盐能顺利通过,然后用水洗脱,则流出的是含酸的溶液,使酸和相应的盐得到了分离。经FeSO4-H2SO4和ZnSO4-H2SO4两组废液的试验,均能使酸和金属得到回收。分离后的废水,可达标排放,废液得到了处理。酸阻滞法简单易行,易于投产使用,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3.
UniTank工艺流程中磷酸盐浓度的非稳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SM2D数学模型对上海石洞口污水厂UniTank工艺流程中磷酸盐浓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该流程中磷酸盐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增加反应器的曝气强度,会增加UniTank流程边池的硝态氮浓度,弱化边池的厌氧释磷,相应增加出水中磷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04.
廖岩  兰竹虹  陈桂珠 《生态环境》2007,16(5):1449-1454
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属于乔木红树植物,它对不同盐度的生理反应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拒盐红树植物红海榄Rs在盐胁迫下各种生理反应的研究,分析了各种生理现象与盐度之间的关系,这对红树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为中国南海岸耐盐红树树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从多学科研究的角度评估盐胁迫的生态重要性。通过对Rs用不同的盐度的水3个月的处理,发现Rs根、茎、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随盐度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与盐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盐度高于40时,Rs茎、叶的膜脂质过氧化破坏显著加强,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明显增加,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93)。随着盐度的升高,Rs各器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增强。根据实验结果,Rs能够在高盐度(50)下存活3个月。在盐度为20~30时,Rs在生理生态上表现对盐环境的适应性。当盐度高于40时,Rs的生理表现较为敏感,膜脂质氧化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05.
厌氧除磷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方法。获取经济、方便、高效的种泥是实现该方法的前提,种泥中产生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组成及特性是提高处理效能和开发新工艺的基础,目前此研究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依据厌氧除磷理论,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筛选培养基和微生物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研究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的菌株进行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的最佳种泥。经过3个周期的厌氧培养,6种泥培养液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含量随培养时间增长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d。鸡粪培养液经21d培养后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及2株肠杆菌科,明确了2株肠杆菌科中1株为埃希氏菌属另1株为柠檬酸杆菌属。  相似文献   
106.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抗盐能力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和"津春2号"幼苗根系生长以及根系中多胺(PAs)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pd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根系游离态Spd和精胺(Spm)、酸可溶性结合态和酸不溶性结合态腐胺(Put)、Spd和Spm含量,降低了游离态Put含量;同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明显促进了幼苗根系生长;根系中酸不溶性结合态Spd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间呈正相关性.表明黄瓜幼苗根系中较高的游离态Spd和Spm、酸可溶性结合态和酸不溶性结合态PAs尤其是酸不溶性结合态Spd含量有利于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膜脂伤害,增强植株抗盐性.  相似文献   
107.
经前处理后的酿酒厂废水用清水稀释用来培养钝顶螺旋藻,可以获得高生物量的钝顶螺旋藻。同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也可以被去除。在连续培养条件下,使用改进的开放式通道装置培养获得螺旋藻的蛋白质、水分、灰化成分分别为62.7%、6.21%和5.26%,重金属含量也符合标准(GB19919-1997)。T-N,NH4^ -N,T-P和PO4^3--P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到72%、97.9%、41.3%、43.1%。  相似文献   
108.
嗜盐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大连海岸的海泥中分离到 4株海洋光合细菌 :菌株C4 10、菌株DS2、菌株E3 和E4,它们都能在厌氧光照下营光异养生长 ,菌株C4 10还能够利用还原性硫化物营光自养生长 .依菌对NaCl的需求 ,菌株C4 10、DS2归属于嗜盐光合细菌 ,菌株E3 和E4属于耐盐光合细菌 .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光合作用内膜结构、泛醌组成、(G +C)的摩尔百分比等指标 ,菌株C4 10鉴定为Rhodovulumsulfidophilus (嗜硫小红卵菌 )、菌株DS2鉴定为Rhodobiummarinum (海红菌 )、菌株E3 和E4鉴定为Rhodobacterazotoformans.4株菌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 ,它们的细胞的最大生长量为 4× 10 9mL-1.粗蛋白含量占细胞干重的 5 5 %左右 ,菌株DS2高达 6 4 .2 % .4菌株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 ,特别具备人和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 .4株菌均含有辅酶Q10和类胡萝卜素 .其中菌株C4 10的类葫萝卜素含量最高 .图 1表 6参 14  相似文献   
109.
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p.BYS-1启动子的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取了中度嗜盐菌Halomonassp.BYS1的基因组DNA,以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为报告基因,以启动子探针pUCmpd为载体,通过鸟枪法在E.coliDH5α中构建了BYS1的启动子文库.通过筛选获得了17个阳性克隆,编号为P1~P17.测定了阳性克隆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活性,结果表明,P3中mpd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最强,它的酶活高达2554.3U/mg,而P17中mpd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最弱,它的酶活只有68.3U/mg.对P3、P8、P17克隆中的重组质粒的插入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在线启动子预测.图4表1参17  相似文献   
110.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Pseudomonas 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f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证明HP1至少有2种硝酸还原途径。连续培养方式下温度对菌株HP1异养反硝化作用中间产物的积累有影响,不同C/N时均有NH4^ 积累,C/N为3时还有NO2^-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