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向林 《环境》2004,(8):24-25
刘古朴用了20多年时间,把江苏省射阳县境内一个小岛中的一片内河荒地改造成树木葱郁的绿色家园,然而令刘古朴老人想不到的是,这片绿色的土地竟吸引了许多鹭鸟前来安家落户,这个小岛成为了群鹭飞舞的天堂……  相似文献   
22.
以南宁市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探讨此类建设项目中施工扬尘、噪声、固废物处置及水土流失、底泥疏浚与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针对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营运期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城市内河能好起来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茂 《环境》2005,(9):34-36
滨江临河逐水而居、聚而为市筑而为城,是古代城市的基本成因之一。在很多城市,穿城而过的城市内河以及沿河建筑景观,往往成为最富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4.
内河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研究方法已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并引进了GIS手段。论文首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将岸线评价分为质量分等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3种类型,概括为评价单元的划分、单项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质量分等3个步骤。之后,论文以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的实例,系统探索了运用GIS方法评价岸线资源的一般程序,将其分为:数据准备、建立数据库、评价实施、成果输出4个步骤。  相似文献   
25.
唐伟明  沈室涵 《交通环保》2003,24(Z1):79-81
文章通过对目前京杭运河的主要运输工具挂桨机船的研究,结合实船试验,提出了科学的改造方案,符合交通部目前正在开展的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许丽忠 《福建环境》2002,19(1):17-19
将密切值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对密切值法应用的扩展,该评价方法操作简易行。结果切实可行,并可反映出各评价样本的优劣变化。该文以1996年-2000年福州市内河水质状况为例,研究其近5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7.
闽江福州段与城市内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城市内河对闽江福州段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特征,本文对闽江福州段和福州城市主要内河表层沉积物中的Cr、Ni、Cu、Zn、As和Pb 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污染情况和潜在危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As和Pb含量范围分别为:5.55~131.35、0.74~138.82、2.45~95.84、24.24~609.72、2.82~95.90、13.91~108.45mg·kg~(-1),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但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值(除As略高于Ⅱ类标准).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大多为无污染或中污染程度,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Pb和Zn存在轻微潜在风险,As以中等潜在风险为主,总体存在轻微潜在风险.重金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福州市的发展格局相适应,人类活动集中的老城区和工业密集区,是闽江与内河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城市内河汇入闽江后,携带的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加剧了闽江重金属污染.建议加强对闽江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晋安河段、光明港段-磨溪河段的污水排放监控.  相似文献   
28.
以长江江苏段内河港口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港口区位商、分工系数、同质化等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揭示了我国当前长江下游内河港口群的体系特征、竞争态势和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长江江苏段内河港口群呈现出以苏州港为核心,南京港为次中心,苏中南内河港口群为支线的“一霸一超、多足鼎立”的发展格局;(2) 除集装箱货种运输仍保持枢纽港的垄断地位外,当前江苏段港群总体建设水平较高,但存在着港口之间过度竞争和同质化的问题;(3) 江苏长江港口群结构调整速度逐渐减缓,出现规模等级稳定的趋势。最后从一体化的区域治理角度出发,对江苏长江内河港发展态势进行审视,提出港口发展策略优化、再定位和再分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河港口群;竞争格局;一体化;长江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内河生态修复的技术对策,并以2012年度慈溪市城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实例,分析了生物膜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微生物循环驯化技术、河道造流曝气技术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内河生态修复,慈溪市城市内河在水质指标、水体净化、景观生态等方面都有所改善,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城市内河生物修复及其对底泥氮素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城市内河底泥有机质与有机氮含量高的特殊环境下进行水体修复的可行性与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富含高有机氮的城市内河底泥是氮素的重要释放源,采用向水体曝气可以有效地促使总氮与NH3-N的降解,与未曝气相比,10 d后曝气条件下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和92%;此时再以土著水生植物进行修复可以显著地提高水体修复的效果、稳定性与修复成功率,并使总氮、NH3-N维持在1 ms/L和0.5 ms/L以下.但应避免城市内河有效光辐射的减少对水体修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