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502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研究管理措施(氮肥施用和耕翻措施)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进行了5个生长季(2002~2003年小麦,2003年玉米、大豆,2003~2004年小麦,2004年玉米,2004~2005年小麦)的野外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基肥(2002-11-09)、返青肥(2003-02-14)和拔节肥(2003-03-26)施用后2周内氮肥施用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对照,但不同施氮水平间的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耕翻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效应受到前茬作物类型的制约.在2003~2004年的冬小麦生长季(其前茬种植的作物为水稻),不耕和浅耕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2004年玉米生长季浅耕比不耕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而在后茬的2004~2005年小麦生长季浅耕比不耕又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在前茬作物为水稻的麦田(2004~2005年小麦生长季),深耕比不耕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均可用指数方程描述,针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拟合得到的指数方程求得的Q10值在1...  相似文献   
102.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  相似文献   
103.
农田排水中磷素对苏南太湖水系的污染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采用封闭体系和磷素平衡方法研究苏南太湖地区农业面源中磷的排出负荷量和减少排出负荷量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雨水较丰富的1987年,苏南太湖流域农田地表排出磷的总负荷量为440.4t/a,而较为干旱的1988年为299.9t/a。  相似文献   
104.
农田NO排放的自动观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详细介绍农田NO排放自动观测的方法原理,系统整体构造及电路和气路配置,并讨论了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同地,还就已取得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华东秋,冬季麦田的NO排放进行自动连续观测的结果表明,秋季麦田的NO排放具有与温度几乎完全同步的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5.
UV-B辐射增强对小麦籽粒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光照射条件下 ,研究了UV B辐射增强对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赖氨酸、蛋白质等化学组分及其相互转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加 0 2 5W·m- 2 的UV B辐射使灌浆期的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淀粉含量变化幅度增大 ,赖氨酸含量下降速度较快 ,成熟期总蛋白质含量增加 .增加 0 75W·m- 2 的UV B辐射能降低成熟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 ,增加赖氨酸及总蛋白质的含量 .  相似文献   
106.
农田NO排放的时间变异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采用基于箱法的自动观测技术对苏州地区一个完整的科小麦生育期的麦田的NO排放进行全天候连续观测的基础上,讨论了NO排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及其温度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观测实验发现,苏州地区上麦田的NO排放具有极其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怀,冬季以前2的小麦苗期物返青至淹水种稻之前的春季,NO排放量分别为0.156-0.758mg·m^-2·h^-1和1.229-10.802·m^-2·h^-1,前者是全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溶质运移模型预测预报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时,运移参数不易获得的问题,引入CXTFIT分析模型来求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参数。结果表明:用CXTFIT模型模拟的硝态氮穿透曲线与实测的硝态氮穿透曲线基本吻合,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范围在3%以下,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在模拟过程中可同时得到销态氮垂直运移的弥散系数和平均孔隙水流速(average pore-water velocity)等参数。因此该模型可以直接用来确定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8.
塑料对农田生态系的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田生态系统的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1)工业废弃物的排放,(2)城市生活垃圾,(3)农用塑料薄膜残余物,塑料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的污染状况相当普遍,个别地区由于农田残膜量大幅度增咖或城市生活垃圾直接进入农田给农业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白色灾害”,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土壤耕层中的塑料可严重影响作物根 的生长发育及土壤中的水肥的运移,而使作物减产。此外,塑料中各种添加剂尤其是酞酸酯类增塑剂对作  相似文献   
109.
科学预测中国未来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分布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假设未来各省份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占全国总面积比例不变,根据各省份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实际面积、未来全国耕地及各省份高标准农田规划面积等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二次多项式拟合预测未来30 a全国及各省份耕地面积和高标准农田面积,进而预测未来各省份耕地面积保有率和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结果表明:(1)到2050年,我国耕地面积稳定在1.20×108 hm2,耕地面积保有率稳定在100%,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03×108 hm2,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从2020年的43.59%增长到2050年的85.89%,增长近一倍。(2)七大区域中,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的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较高,在2020年均已达到70%以上,东北区、西北区、青藏区、西南区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则处于40%~60%之间。到2050年,受耕地比例稳定中略有下降的趋势影响,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均达90%以上,东...  相似文献   
110.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土壤稀土元素生态毒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途径,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高浓度的稀土元素会破坏植物细胞膜的性质和结构,影响植物的抗氧化系统,扰乱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诱使植物细胞发育不良、染色体畸变等现象发生。稀土元素可影响动物的消化、呼吸、生殖、神经、血液和免疫系统等。稀土元素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等均有影响。探讨了土壤稀土元素的生态毒性诊断方法,目前常见的植物毒性诊断法、蚯蚓毒性诊断法、土壤微生物诊断法、生物标记物诊断法和遗传毒性诊断法等可用来诊断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生态毒性。提出了以后开展土壤稀土元素生态毒性研究应加强的方面:在群落、个体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稀土元素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加强稀土元素生态毒性诊断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探讨,进行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与土壤因素关系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