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459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794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12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以苏南宜兴市为例,通过收支计算,揭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下降和有机肥使用的减少,宜兴市农田氮素输入总量减少,氮素盈余由1985年的131.7kg/hm2减少至2008年的5.0kg/hm2,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这一变化有利于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积累,从而降低非点源污染的危害.然而,人畜排泄物利用的减少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田氮素的盈余,但增加了向水体的直接排放,从全局考虑不利于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2.
STREAM模型是基于单元格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利用易于获取的地理信息,揭示气候变化及下垫面改变对水循环的复杂影响.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采用1979~1999年的26个降水站实测序列和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流域分析方法与空间插值技术建立300 m的流域格网信息,并通过BLAISE脚本语言实现STREAM模型与GIS的集成,应用1979~1999年水文站实测序列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月径流量和年径流量模拟与实测值吻合良好,1980~1988年模型率定期,月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78,年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86,各年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1989~1999年模型验证期,月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75,年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82,各年平均相对误差为9.5%.研究证实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在流域管理与决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都立珍  王举良 《环境工程》2011,29(3):116-119,99
在硫酸系统中,通过水平衡分析计算烟气带入净化工序的SO2体积分数和含水量,确定净化工序的能力,控制干燥塔进口烟气温度,使干吸工序生产出合格产品;通过计算,烟气带入净化工序的水量小于产品带出的水量,制酸净化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工序处理后返回到净化工序重复使用,实现净化污水零排放,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4.
Competition of three bloom-forming marine phytoplankton (diatom Skeletonema costatum, and dinoflagellates Prorocentrum minimum and Alexandrium tamarense) was studied through a series of multispecies cultures with di erent nitrate (NaNO3) and phosphate (NaH2PO4) levels and excess silicate to interpret red tide algae succession. S. costatum outgrew the other two dinoflagellates in nitrate and phosphate replete cultures with 10 mol/L Na2SiO3. Under nitrate limited (8.82 mol/L NaNO3) conditions, the growth of S. costatum was also dominant when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were from 3.6 to 108 mol/L. Cell density of the two dinoflagellates only increased slightly, to less than 400 and 600 cells/mL, respectively. Cell density of S. costatum decreased with time before day 12, and then increased to 4000 cells/mL (1.5 mg/L dry biomass) at NaNO3 concentrations between 88.2 and 882 mol/L with limited phosphate (0.36 mol/L NaH2PO4) levels. In addition, P. minimum grew well with a maximal cell density of 1690–2100 cells/mL (0.5–0.6 mg/L dry biomass). Although S. costatum initially grew fast, its cell density decreased quickly with time later in the growth phase and the two dinoflagellates were dominant under the nitrate-limited and high nitrate conditions with limited phosphat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atom was a poor competitor compared to the two dinoflagellates under limited phosphate; however, it grew well under limited nitrate when growth of the dinoflagellates was near detection limits.  相似文献   
85.
The nitrogen changes and the nitrogen mass balance in a free water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W) using the four-year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8 to 2012 were estimated. The CW was composed of six cells in series that include the first settling basin (Cell 1), aeration pond (Cell 2), deep marsh (Cell 3), shallow marsh (Cell 4), deep marsh (Cell 5) and final settling basin (Cell 6).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H4+-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ecause of ammonification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nitrification. The NO4+-N and NO4+-N were also further reduced by means of microbial activities and plant uptake during photosynthesis. The averag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t the influent was 37,819 kg/year and approximately 45% of that amount exited the CW in the effluent. The denitrification amounted to 34% of the net nitrogen input, whereas the accretion of sediment was only 7%. The biomass uptake of plants was able to retain only 1% of total nitrogen loa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utrient removal by plant uptake, plant coverage in four cells (i.e., Cells 1, 3, 4 and 5) could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某典型300 MW燃煤电厂汞迁移转化规律,对入炉煤、炉渣、石灰石、脱硫工艺水、石膏、脱硫废水、灰中的汞进行了取样测试。并采用EPA30B和安大略法实测了不同位置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通过系统的汞质量平衡核算,得出各样品中汞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汞在煤渣中呈耗散状态,飞灰则具有一定富集汞的能力。袋式除尘器灰(0.016)的富集因子略高于电除尘器灰(0.094)的富集因子,可以看出袋式除尘器捕集颗粒汞的能力更强一些。烟囱排放的烟气是煤中汞的主要迁移方向,烟气经湿法脱硫系统后减少的汞主要富集在脱硫废水中,可以看出由湿法脱硫系统去除的汞大部分是可溶于水的二价汞。  相似文献   
87.
在超临界条件下,管式反应器中超临界水的各种参数是很难获得的。本文在管式反应器中,以空气作为氧化剂,以实际化工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开发设计了一套大型中试超临界水氧化(SCWO)系统,并将所有的反应过程都控制在623.2~793.2K和24MPa的条件下,对此套连续化SCWO中试设备对实际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COD的去除率明显升高;通过比较进、出水组分的GC-MS图谱可以看出,原水中存在15种主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胺类等,但在出水中仅发现一种有机污染物存在,且其浓度也仅仅约为初始浓度的10%。此外,还对整个SCWO系统的能量衡算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能量自平衡的曲面图,结果显示当化工废水的COD浓度在183~437g/L且流速控制在20.83~104.17kg/h的条件下,整个系统即能达到自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8.
从基层监测站角度出发,就两高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十一条规定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就基层监测站该如何应对本规定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多胺在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利用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消亡期的藻液培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探究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源的介质中,多胺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作用不同;在以硝酸盐和尿素为氮源补充时,添加多胺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在补充复杂的有机氮源情况下,添加多胺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多胺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作用需要结合水体中的其他物质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0.
京津冀区域生产和消费CO2排放的时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陈操操  潘涛  刘春兰  陈龙  孙莉 《环境科学》2014,35(9):3619-3631
区分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是对开放的经济区域进行排放责任划分的基础,日渐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利用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对京津冀区域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二氧化碳排放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呈约4%的年均增长;贸易隐含二氧化碳排放比例为30%~83%,并以国内贸易隐含二氧化碳排放为主;河北的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占区域主导,增速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于北京和天津;京津冀区域为二氧化碳排放净流入区域,存在部分排放责任转移;京津为二氧化碳排放净转入地区,冀为二氧化碳排放净转出地区;京津冀三地二氧化碳排放关键部门分布集中且相似度较高,可以考虑区域联合控制.其中,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依赖性最大,承担较大的其他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责任.投入产出分析解析了地区生产和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有利于区域减排的精细化管理和制定相应对策,并促进区域减排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