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填料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填料进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通过出水COD、NH4+-N等指标的测定以及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考察了运用不同填料时SBBR的污染物去除情况和生物膜的长势,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填料。结果表明,3#、4#SBBR(分别选用组合填料和碳素纤维填料)的DO、pH波动幅度均相对较小,比1#、2#SBBR(分别选用立体网状填料及海绵填料)更加稳定;4#SBBR的COD去除效果最好,水力停留时间仅需5h,3#SBBR的COD去除效果其次,所需水力停留时间为6h,而1#、2#SBBR在运行8h时也无法将COD完全消化;3#、4#SBBR出水的NH4+-N、TN去除效果均高于1#、2#SBBR;采用4种填料的SBBR的生物膜长势优劣情况为碳素纤维填料>组合填料>海绵填料>立体网状填料;碳素纤维填料及组合填料在受到进水负荷冲击后,能相对较快适应环境,且填料上的微生物活性较高,较适合运用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2.
系统地归纳了当前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的各种理论,结合典型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目前生物脱氮研究现状,论述了开发和应用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以氨氮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供氧策略对SBBR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在4种不同供氧策略(a、b、c和d的总供氧时间分别为16h、12h、12h和8h;好氧/厌氧交替频率分另U为4h/2h、3h/3h、2h/2h和2h/4h)下同步启动反应器,保持各反应器内环境温度为(30.0±4-0.5)℃,并控制曝气阶段溶解氧(DO)浓度为(1.2±0.1)mg·L-1.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经过124d的驯化和增殖,具有一定的脱氮能力,但是效果不同,其中,采用总供氧时问为12h,好厌氧交替频率为2h/2h供氧策略的反应器c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6.6%左右,而且抗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最强,最大的氨氮容积负荷为0.186 g·(L·d)-1;在曝气阶段由于DO浓度的限制,亚硝酸盐出现积累;缺氧阶段,由于厌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同时被去除,且没有硝酸盐的积累.从4个反应器和渗滤液原水中提取细菌总DNA,通过PCR-DGGE技术获得DGGE图谱.分析图谱中各泳道的条带数目和条带亮度、各泳道间的相似性系数C,值,结果表明,不同供氧策略对反应器内的细菌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4.
对单级和两级序批式反应器 (SBR)用于牛场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其污水处理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与单级SBR相比 ,两级SBR处理系统可使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而获得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好的出水水质 ,并可通过硝化过程实现氨氮的完全硝化。  相似文献   
45.
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SBR单级好氧法在不同pH值条件下(pH=8.0±0.2和pH=6.5±0.2)对氮转化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方式为瞬时进水→曝气(4h)→沉淀间歇(4h)→瞬时出水,2个反应器NH;-N进水浓度为25~40 mg·L-1条件下,NH 4-N转化率均在80%以上.pH为8.0±0.2的反应器内发生了传统的硝化作用,部分NH 4-N通过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pH为6.5±0.2的反应器内反应过程中NO-2-N的生成速率近乎为零,NO-3-N的浓度在曝气结束时达到最高值,也仅为1.6 mg·L-1,反应过程中NO-2-N、NO-3-N的浓度没有明显积累;而反应器内废水中总氮(TIN)的去除量为25.75 mg·L-1,泥中氮的增长量约为22.2 mg·L-1.略低于废水中氮的去除量,表明废水中的氮大部分转化到了污泥中.这与传统的脱氮理论有所区别.研究推断.在低pH条件下NH 4-N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微生物超量吸收氮源后通过排除富氮污泥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
随着我国畜禽业的大力发展,畜禽业养殖业开始从传统模式开始向规划化转变。规模化畜禽养殖模式虽然具有生产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畜禽的疾病防治能力也逐步提高,但对于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始终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畜禽养殖商片面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没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大多数的畜禽养殖废水在没有经过合格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UASB-SBBR组合工艺是同时利用UASB和SBBR技术共同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本文主要研究UASB-SBBR组合工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原理与效果。  相似文献   
47.
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全省共有50所中小学校被公安部消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联合命名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为迎接公安部、教育部检查复核,5月27日至31日,陕西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在全省联合开展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复查验收工作。省公安厅、省教育  相似文献   
48.
CANON在SBAF中的快速启动及其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启动周期长是单级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淹没式生物滤池(SBAF)的CANON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首先,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普通活性污泥为种泥,在(30±2)℃、不添加有机碳源,控制DO(阶段Ⅰ:0.3~0.5 mg·L~(-1),阶段Ⅱ~Ⅳ:0.1~0.2 mg·L~(-1))的实验条件下,经过48 d对污泥微生物的驯化,成功启动了CANON工艺,氨氮(NH+4-N)和总氮(TN)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9.9%和86.5%.其次,采用16S r 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体系内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测序结果显示体系内两个优势微生物菌门是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Planctomycetes(浮霉菌门),平均分别占比26.6%和17.8%,主要脱氮微生物是β-Proteobacteria中的Nitrosomonas和Brocadiae中的Candidatus brocadia.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采用SBAF启动CANON技术,具有可实现体系快速启动、生物高效脱氮、过程稳定运行等特性.  相似文献   
49.
利用SBR反应器模拟单级和多级A/O工艺,在进水水质、水力停留时间(HRT)、泥龄(SRT)、温度、缺氧好氧时间比(A/O比)均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了两种脱氮系统中氮的去除效果及N_2O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对于与城市污水水质相当的进水水质,单级A/O工艺和多级A/O工艺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二者无明显区别,但是前者对TN的去除效率高于后者,二者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2.1%和52.2%.在氮素的转化过程中,典型周期内(3 h)单级A/O工艺和多级A/O工艺中N_2O的产生量分别为16.95 mg和3.59 mg,其转化率(即N_2O的产量与TN的去除量之比)分别为11.47%和4.11%,且N_2O的产生和释放主要发生在好氧段(硝化阶段),缺氧段(反硝化阶段)基本无N_2O释放.单级A/O工艺比多级A/O工艺更有利于硝化细菌(AOB、NOB)的生长,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两工艺中AOB的优势菌种皆为Nitrosomonas,但前者的相对丰度高于后者;单级A/O工艺中NOB的种类和相对丰度也明显多于多级A/O工艺.在实际运行中采用合适的A/O分区或供氧方式既可以较好地去除污水中氮素污染,又可以减少N_2O的释放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0.
九龙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林承奇  胡恭任  于瑞莲  韩璐 《环境科学》2017,38(3):1002-1009
分别用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和稀硝酸单级提取法分析九龙江17个表层沉积物中15种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BCR四步提取法表明,九龙江表层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Fe、Ni、V、Tl、Ba、Sb、Ga、Cr和Sr)以残渣态为主;Mn可提取态含量最高(占总量83.8%),其次为Cd、Pb、Zn、Co和Cu(分别占总量80.0%、75.5%、74.3%、70.8%和57.7%).稀硝酸提取法表明,Pb、Mn、Cd、Co、Zn和Cu的稀硝酸可提取态具有较高比例(分别占总量70.4%、65.4%、58.7%、48.4%、44.5%和45.5%).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表层沉积物中Pb、Mn、Cd、Co、Zn和Cu具有较高生态风险.综合对比两种提取方式分析结果,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稀硝酸单级提取法已足以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