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81.
催化吸收法回收双氧水生产尾气中的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蓖醌法H2O2生产尾气中夹带大量C9芳烃,其流失量约占芳烃原料的30%(质量分数)。目前一般采用氨冷或盐冷的方法对该尾气进行低温冷却、分离回收,但收效不明显,排放尾气中芳烃的质量浓度仍高达5000mg/m^3。  相似文献   
82.
为了选择安全的丙烯分离工艺,利用爆炸极限测试仪对两级闪蒸和单级闪蒸两种丙烯分离方案气相典型组成的燃爆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爆炸极限测试数据绘制了"可燃气-氧气-氮气"体系爆炸极限三元图,获得了相应的极限氧气体积分数(LOC)和氧气体积分数安全控制值。结果表明,两级闪蒸方案中一级闪蒸罐气相氧气体积分数偏高,不能满足气相燃爆危险的安全控制要求,因此丙烯分离工艺要选择单级闪蒸方案。针对单级闪蒸方案制定了气相氧气体积分数安全控制指标,提出了必要的安全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83.
仿酶催化剂制备及催化降解PAEs类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反向共沉淀法制得磁纳米Fe3O4颗粒,然后以磁纳米Fe3O4颗粒为种子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羟基功能化的磁纳米复合物微球,再以三聚氯氰为桥联剂键合氯化血红素制得仿酶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配置积分球的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粒径大小为1012 nm,粒度均一,分散性好,在300 K下具有一定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21.61 emu/g,磁性物质含量为52.50 wt%。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和H2O2存在下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有较高的氧化降解活性,且重复使用效果较好,因此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由安全工程研究院承担的长岭分公司10万吨/年HPPO法环氧丙烷工业试验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审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HAZOP分析工作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结合工艺安全条件,综合考虑了各工段之间危险可操作性的关联与影响,分析结果系统、深入,提出了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尤其为双氧水的安全存储、双氧水浓缩过程的安全防护、反应系统安全控制、分离系统气相燃爆危险性控制等难点问题提供了安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
双氧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中双氧水的存在影响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其浓度增大,影响愈明显。加氢氧化钠碱化,对废水中低浓度双氧水分解作用不大,不能使用溶液碱化的方法去除废水中低浓度的双氧水。  相似文献   
86.
稀土催化双氧水氧化耦合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I)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探讨了稀土配合双氧水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时的影响因素与具体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稀土的双氧水处理体系中,底物的氧化与新生态有机物的耦合是共存的;过氧化氢与稀土的最佳加入量因废水的初始浓度而定,反应温度在为60℃,HRT为75min。在相同的条件下,同Fenton试剂相比,该法氧化剂需要量少,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87.
对与臭氧有着不同反应活性的3类有机污染物,探讨并建立了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较优投加量的简易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中存在溶解臭氧是H2O2与臭氧降解效率具有协同作用的必要条件,另外,H2O2的较优加入量直接依赖于目标有机污染物与臭氧的反应活性.对于不同的有机物及在常规的臭氧化水处理时间内,H2O2加入量控制在单独臭氧化处理时水中溶解臭氧的20~30倍(质量比)之间为宜.这种简易控制H2O2加入量的方法对推广O3/H2O2技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探讨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凝胶制备高比表面稀土催化剂的方法、性能及其在非均相催化体系中稀土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催化行为与效果.结果表明,负载型稀土对双氧水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明显的增效行为,并对该行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对双氧水引起的爆炸事故的机理进行分析,用加速量热仪对双氧水进行了热危险性测试.通过对数据校正和分析,得到了浓度为30%的双氧水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4.5 ℃,热分解可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46 ℃,最大温升速率时间为100 min.结果表明,双氧水极易发生爆炸,并且爆炸威力很大.针对双氧水的爆炸危险,提出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冷却水法,以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应用双氧水-高锰酸钾(H2O2-KMnO4)催化氧化作用,对地下水中硝基苯(NB)的降解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H2O2、KMnO4的不同浓度、不同pH值以及地下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共存离子钙(Ca2+)、镁(Mg2+)、铜(Cu2+)、锌(Zn2+)、重碳酸根(HCO3-)、碳酸根(CO23-)等因素对NB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