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180篇
综合类   2187篇
基础理论   288篇
污染及防治   366篇
评价与监测   25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根本途径就是把水中的有机物最终以污泥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化工环保》2007,27(1):7-7
该发明涉及草甘膦合成中间体双甘膦制备过程中废水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双甘膦制备过程中,过滤去除双甘膦晶体后,往剩下滤液或浓缩后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酸氢铵,充分反应,过滤,得碳酸氢钠和含有氯化铵的滤液。碳酸氢钠能回收利用于双甘膦的制备,滤液经浓缩可得到氯化铵副产。  相似文献   
993.
事故过程2006年3月15日15时,某化工厂合成车间熔硫岗位操作工蒋某,在向熔硫釜内加入硫磺泡沫液过程中,发现压力升高,即开排清液阀门向回收池内排清液。此时,清液沉降槽正因清除沉碴而停用,排清液管口接着一节3m长的旧消防水带。由于蒋某把排清液的阀门开得过大,接管的消防水带摆动出回收清液池外,蒋某不假思索地赶过去牵拉水带,想重新放入回收池内。不料,摆动的水带溅出的少量热清液(含碱)溅到他的面部和颈部,致其烫灼伤。在对蒋某受伤处进行一番清水冲洗后,为慎重对待,又将其送医院救治。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马来酸酐与氨水进行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天冬氨酸,利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对ρ(Ca2+)=300mg/L,ρ(HCO3-)=300mg/L的水样阻垢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ρ(HCO3-)低于400mg/L时,药剂的阻垢率可达到100%;当ρ(HCO3-)大于400mg/L后,药剂阻垢性能降低明显。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率可以达到70%。  相似文献   
995.
有机物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吸附是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技术之一。本文从生物吸附的概念、生物吸附过程、吸附剂的制备及再生、生物吸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生物吸附有机物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危害、排放标准及常见控制技术,同时对处理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7.
998.
杨逢乐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27-130
DSTE工艺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以厌氧为主,好氧为辅去除有机物的新型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本文重点介绍该工艺的工艺流程、反应机理及优缺点;并介绍该工艺在澄江县禄充旅游度假区、江川县小马沟旅游度假区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9.
臭氧污染是制约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子,气象是导致臭氧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重要因素,探究气象要素与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对有效治理臭氧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2018—2022年北京市地面臭氧浓度的演变特征,并利用气象要素和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O3-8 h)观测数据,基于广义相加模型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北京的臭氧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识别了影响北京市O3-8 h浓度日际变化气象因子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1)近5年北京市臭氧浓度仍处于高位波动阶段,5—9月是臭氧浓度超标最严重的时期.(2)回归模型对高浓度臭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对北京市5—9月O3-8 h浓度变化的方差解释率为83.3%.(3)基于回归模型发现,日最高气温、风向、紫外辐射强度、相对湿度、风速、地表平均气压与O3-8 h浓度之间均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日最高气温、风向和紫外辐射强度为主导O3-8 h浓度变化的气象要素.在高温、主导风向为偏南风、紫外辐射强度较强的气象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 VOCs)的预测精度,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优化算法分别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GA)优化BP神经网络(GA-BP)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首先,对污染物及气象因子进行筛选。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筛选,并筛选出合适的输入变量。其次,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BP、GA-BP、PSO-BP神经网络,以石家庄市2022年夏季污染数据为样本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筛选,将PM2.5质量浓度、O3质量浓度、NO2质量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作为输入变量。经预测结果对比,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R2)分别为0.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