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安全科学   366篇
废物处理   220篇
环保管理   248篇
综合类   2832篇
基础理论   590篇
污染及防治   657篇
评价与监测   47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以锦州化工二厂生产的2#环烷酸为原料,采用减压蒸馏──初馏分皂化萃取脱油工艺,可制得中性油含量分别低于10%和5%的一级品环烷酸.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物料消耗少、产品收率高等优点.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蒸馏真空度、氢氧化钠浓度及用量、乙醇用量、萃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脱油效果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植物做孩法监测技术是利用环境污染因子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而产生微核建立起来的一类新技术。其原理是根据细胞染色体DNA(脱氧核糖核酸)在复制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断裂,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断裂会自然愈合,若不能愈合,就会出现染色体片断,这种片断细胞分裂后形成小核,细胞学上称为微核(MCN)。在某些污染物(诱变剂)的影响下,DNA的片断更不易愈合,而形成微核,因此可以用微核频率作为诱变剂效应的指标来检测环境污染的程度。工材料和方法蚕豆(Violafaba)以松滋青皮豆为主,从武汉华中师大购买。先将蚕豆种子用自来水洗净,浸…  相似文献   
95.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形态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以西安市曲江水厂低温低浊水质为原水(水温低于10 ℃,初始浊度低于10NTU),投加阳离子型聚合物(简称CP)作主混凝剂或助凝剂,借助分形数学理论与图像分析技术,对滤料粒径、原水浊度、原水温度、药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及投加量、混合强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药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作用机理、絮凝形态学特征以及絮体结构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①当温度低于4 ℃、初始浊度小于4NTU时,不宜单独采用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当温度为4~10 ℃、初始浊度小于10NTU时,如果只投加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宜用细砂滤料过滤;低温低浊条件下,无机混凝剂形成的絮体粒径小、结构松散脆弱、有效质量密度低、沉速慢,但表征絮体分形特性的分维值较高.②CP作絮凝剂能显著改善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过滤性能,但混合强度需增大,宜用粗砂滤料过滤;③单独用CP作絮凝剂时,宜投加分子量较低的弱阳性聚合物或投加低剂量较高分子量的强阳性聚合物;CP用作助凝剂时,能显著减少主混凝剂用量,但宜投加强阳性聚合物或增加弱阳性聚合物的剂量.④CP兼备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絮凝作用,能形成粒径较大、吸附性能与过滤性能良好的网状絮体构型,其有效质量密度高,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沉降速度快,脱水效果好,但分维值低.⑤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处理效果为:Al2(SO4)3(或PAC) CP>CP>PAC>Al2(SO4)3,这种差别由絮体的形态学特性与构型特征各异引起.  相似文献   
96.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污泥中分离到1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细菌,经镜检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接种培养96h后,培养液可以使汽油层的乳化率达到100%;产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NH4NO3,最大的排油直径均超过100mm;在偏碱性(pH 8 ̄9)的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液的排油活性明显优于中性及酸性条件;盐离子浓度较高时能够生长并且大量产表面活性物质;通气量对培养液的表面活性有较大影响,摇瓶培养比通气培养更有利于保持培养液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97.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快速、简便、集萃取浓缩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分析快速、灵敏度高、无需有机溶剂的优点。用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水中甲醇、丙酮、异丙醇、乙醇、乙腈、丙烯腈,检出限可达0.003~0.03mg/L。  相似文献   
98.
微液滴现象是一种新发现的实验现象,当易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上预先形成有腐蚀性主液滴时,在合适的条件下,主液滴的周围有更小的微液滴出现并不断扩展.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与大气腐蚀起始过程密切相关.电化学极化结果显示,大气腐蚀过程中的腐蚀电流是微液滴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9.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好氧生物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器内 DO浓度、C/N比、污泥负荷的条件下 ,观察到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使硝化、反硝化速率都得以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