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交通流量在相应的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交通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并且构成了社会一大公害。因此.在发展城市交通的同时.如何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仅就哈尔滨市的交通污染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主要交通污染问题及其危害1、交通噪声。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污染源的分类调查,道路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源的22%,仅议于生活噪声而位居第二.但其噪声值却远高于其它声源值而列居首位。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部l]的统计分析.1994年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平均值为70.8分N.超过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哈尔滨市生态环境遥感调查,查清1997-2000年哈尔滨市城市生态环境相关背景数据并作出评价与规划,对于强化哈尔滨市城市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哈尔滨地区存在2种有尾两栖类:极北鲵和东北小鲵。极北鲵的食性使其在生物防治上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东北小鲵的活动规律、性成熟的标准体长和繁殖习性也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王岗供销社废品回收专业合作社,是个以农民为主体,专门从事废品回收业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几年来,他们在哈尔滨市供销社、哈尔滨市郊供销社的领导下,在废品收购工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再生资源利用、建设节约型的和谐社会,美化城乡环境和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2/人和0.700hm2/人,分别占其总足迹的58.7%和73.4%。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加大区域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空气、水、生活垃圾污染等几个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将空气中污染物排放视为相对恒定不变,根据天气预报的预测结果,未预测未来空气质量的一种统计预报方法。通过长时间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值和同步气象观测资料,将两者建立起相关关系,通过这些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进行空气质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模式和方向,生态城市应当是哈尔滨市发展的理想模式.根据哈尔滨市的实际,依据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4个方面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土壤表层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确定土壤重金属来源是降低土壤重金属人为输入和控制土壤重金属面源污染扩散的必然要求,以哈尔滨市9个市辖区中4个主要老城区(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为研究区,依据标准格网进行土壤样本采集(表层土壤样本307个,深层土壤样本77个),分析土壤中w(As)、w(Hg)、w(Cd)、w(Cr)、w(Cu)、w(Ni)、w(Pb)、w(Zn);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指示克里格插值法,分别对该区不同成土母质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哈尔滨市四区表层土壤中As、Cr、Cu、Ni、Pb、Zn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Hg和Cd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② 以各类成土母质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为评价依据,哈尔滨市表层土壤中Hg、Cd表现出较大范围的重金属污染,依据土壤样本所在格网覆盖范围,污染范围分别占研究区的60%、65%.③ Cu、Pb、Zn污染范围小且污染程度低.研究显示,人口集聚、工业发展、交通发达等因素已经造成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Cd、Cu、Pb、Zn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污染,需要合理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以缓解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