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臭氧氧化分解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马军  李学艳  陈忠林  齐飞 《环境科学》2006,27(12):2483-2487
比较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MIB)的氧化去除效果.结果表明,KMnO4、NaClO、H2O2等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对水中MIB的去除效果均较差,而臭氧却能有效地将其氧化;考察了pH对臭氧化去除MIB的影响规律,发现pH在7.0~10.0条件下,随着pH值增加MIB去除率增加,但当pH达到10.0左右时,MIB的去除率反而下降;MIB的臭氧化去除效果随着自由基捕获剂(重碳酸盐和叔丁醇)的浓度增加而明显地降低,说明臭氧化去除水中MIB主要遵循自由基作用机理;以松花江江水为本底进行试验和与蒸馏水进行试验的结果相差不大,原因可能是由于松花江水体中碳酸盐浓度较低(小于50 mg/L),对自由基捕获能力较小,同时江水中的部分腐殖质(NOM)对臭氧去除MIB的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利用MP150多道生理仪记录心电和脑电等生理信号的变化,从嗅觉的角度,研究2种嗅觉刺激气体(桉树精油和工业废水)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并以静息组做对照进行了3组试验。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显示,关于HR、MRR、Uα等静息组和精油组p0.05,达到显著性水平;2)心电数据分析显示,3组试验心率值均处于下降趋势,精油组下降速度最快,且下降的幅度最大;3)脑电数据分析显示,脑能量参数(Uα+Uθ)/Uβ的变化说明疲劳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嗅吸过精油后脑能量上升的幅度最小,开始下降的时间最早,且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这表明精油和工业废水对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精油对心电和脑电信号影响较大,对运动后心率和疲劳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桉树精油能更好地缓解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63.
《环境》2005,(9):56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生物发酵工程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简称星湖生物工程基地)是一个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生物发酵工程基地,也是全国首家最大的核苷酸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主要有:呈味核苷酸二钠(I+G)、肌苷酸钠(IMP)、鸟苷酸钠(GMP)、鸟苷(GR)、利巴韦林、赖氨酸、硫酸铵等,年销售收入达8亿元,创税利1亿元,基地内员工1000多人。  相似文献   
64.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更多地强调体验和感受,具有内隐性,长期的品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层次体验数学。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应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追求,也是数学教师所要真正把握的。  相似文献   
65.
黑臭水体中致嗅挥发性物质是造成水体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黑臭水体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连续监测,同时利用气味活性值(OAV)识别了其中的主要致嗅组分,并讨论了其在不同河道和不同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黑臭水体中检出频率和浓度最高的16种组分中,包括5种醛类、5种氯代烃、5种苯酚类物质及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壬醛、辛醛、柠檬醛及苯酚的OAV1,是研究选取河道中的主要致嗅组分。其中,辛醛与壬醛天然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二甲基二硫醚主要来源于黑臭水体中厌氧微生物代谢;而苯酚与柠檬醛可能是由于外源污染的排放。  相似文献   
66.
<正>"别看这块公示板不足2平方米,它可为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作出了大贡献。"10月24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吉林省双辽市经济开发区的吉林省博来德集团惠丰油业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王信年指着办公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的一块公示板对记者说。2008年以来,该公司没有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那块小小的公示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无锡市饮用水嗅味突发事件致嗅原因及潜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针对2007年5月底6月初发生的无锡市饮用水嗅味事件,在嗅味层次分析法(FPA)的基础上,利用感官气相色谱法对污染水团、取水口以及管网水中的致嗅物质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利用GC-MS对主要致嗅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微囊藻毒素含量以及生物遗传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次嗅味事件的主要致嗅物质为以二甲基三硫为主的硫醚类有机体腐败产物,6月4日采集的污染水团中二甲基三硫含量高达11399 ng·L-1.同时,含有一定量的2-甲基异莰醇(MIB)等藻类分泌物,但这些物质的嗅味被二甲基三硫等硫醚类化合物导致的腥臭味所掩盖,不是主要的致嗅物质.另外,6月4日及6月8日采集的取水口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远低于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利用umu测试得到的水中遗传毒性水平很低.  相似文献   
68.
饮用水的异嗅异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用水的异嗅异味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国内外在研究饮用水异嗅异味物质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控制的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9.
目前国内环评对于恶臭污染评价大多采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各污染物的厂界浓度值和排放浓度限值,以是否达标作为评价的依据。此种评价缺乏一定的指导性。本文采用综合指标臭气浓度来对恶臭污染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了举例验证。此方法对于恶臭污染防治措施的提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嗅觉适应对恶臭分析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对不同浓度的嗅辨样品进行分组嗅辨,考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嗅辨样品、嗅辨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嗅辨员年纪越轻,越不易产生嗅觉适应;男性嗅辨员嗅觉适应的出现也往往早于女性嗅辨员;高浓度的样品嗅辨员比较容易出现嗅觉适应,低浓度的样品嗅觉适应情况均不明显。当嗅辨员在连续较长时间嗅辨或嗅辨较多数量样品后,都会明显出现嗅觉适应的情况。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嗅辨员的嗅辨时间应控制在1h内,嗅辨样品数不要超过2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