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浙江南麂海域双壳贝类的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主要水产养殖区设立了六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条纹隔贻贝、紫贻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野生牡蛎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DSP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63.3%和56.7%;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DSP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整个南麂海域;易于积累DSP的主要贝类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野生的牡蛎、条纹隔贻贝和厚壳贻贝。  相似文献   
12.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准确度高,但试剂消耗量大,占用空间大,耗时长,消耗大量的电和水。采用快速测定法后能快速省时、省水、省电、省试剂、省人力且操作简便。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快速测定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达到国标的要求,并且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快速测定法特别适用于污水处理等工艺过程控制的监测和测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海南岛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设立了5个采样点,采集了14种贝类共95份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PSP的毒性测定和毒素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海域贝类软组织中PSP含量普遍较低,最高检出毒力值为3.576 Mu/g,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4 Mu/g警戒值,检出率为11.58%;贝类中PSP的检出率季节性变化显著,以冬季最高,达62.5%,夏末次之,为3.26%,春季和夏初均未检出PSP。另外,贝类中PSP毒素污染状况也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产于陵水、文昌海域的贝类中毒素检出率较高。主要染毒贝类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细纹卵蛤(Pitar striata)、白织纹螺(Nassarius coronatu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染毒的贝样发现,贝类中含有11种PSP成分,分别为GTX4、GTX1、C1、C2、NEO、STX、dcGTX2、dcGTX3、GTX3、GTX2和dcSTX,其中,GTX1,GTX4,C1,C2检出率分别为90.9%,100%,81.8%和81.8%,为染毒贝类中的主要毒素成分。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中BDOC测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BDOC测定中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t=BDOCu(1=10^-0.077t),降解常数k=0.077d^-1,通过比较实测的BDOC3和据公式计算出的BDOC3,证明这种动力学关系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5.
嗅觉测定技术的进展与恶臭污染管理政策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湘中 《环境科学》1999,20(2):107-109
介绍了3种有关恶臭的测定方法及其发展趋向,即色谱质谱法(GC/MC),电子算法和嗅觉测定法,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以臭味浓度作为恶臭污染的控制指标,嗅觉测定法是广泛接受的臭味测定方法,本文就嗅觉测定法的定义,设备及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比较了欧洲、美国、溴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地区当前对于恶臭污染的将嗅觉测定法进行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对硝酸盐降解的反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不同功能的抗生素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甘度反硝化细菌进行单一及联合药敏试验,探究了反硝化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对确定联合作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微量肉汤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测得反硝化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敏感性具有一致性,敏感性大小主要与抗生素的种类有关.在抗生素联合作用的试验中,纸片扩散法抑菌图形报告存在结果依赖于两圆盘之间的距离的问题,而微量肉汤稀释法存在结果解释方法及部分抑菌指数(FIC)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以棋盘法的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比较单一与复合抗生素各孔中微生物差异确定抗生素作用关系,优化了微量肉汤稀释法.此外,进一步提出了微生物量测定法,解决了抗生素浓度设定的局限性问题.新方法通过拟合微生物生长曲线,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解释复合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抗生素对水土环境中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季节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源性湖泛在春季和夏季均有发生,但湖泛发生的完整过程在野外很难被追踪到.本文利用专利装置进行了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的室内发生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视觉和嗅觉两方面特征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泛在春季比夏季需要更长的酝酿时间方可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春季湖泛发生时水体真色度与悬浮固体含量均要高于夏季,且波动更显著;夏季湖泛致臭物质的变化较春季更明显,具有迅速、持久的特点;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过程均具有嗅觉特征先于视觉效果显现的现象,即呈现先臭后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当你要装修房子时,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要空置一段时间再入住,让装修时残留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挥发殆尽。此举固然可以消灭掉部分生命力较弱的有害气体,但大部分意志坚强的有害物质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除的,有些有害物质无色无味,根本无法感知,如氡(肺癌的主要致病物)、γ射线等放射性物质甚至会永久性存在。即使是环保建材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绿色环保建材是指建材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释放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但并不是完全不含  相似文献   
19.
张万众  张彭义 《环境科学》2021,42(10):5046-5058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可能导致气味,是消费者抱怨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室内建材气味污染物识别、定量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室内气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梳理了已有研究中有关石膏、木质材料、油毡、地毯、塑料、橡胶、人造革、涂料和胶粘剂等9类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气味污染物的研究结果,列出了各类材料可能的致嗅物质及其嗅觉阈值,最后对加强室内气味污染研究和控制提出了建议.本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建筑材料气味污染评价方法不统一,嗅觉测定法却是主要的评价方法.此外,虽然建筑材料释放的气味物质组成差异大,但建筑材料随时间老化和臭氧氧化时产生的气味物质主要为含氧基团的化合物,如醛、酮和酸等.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快速测定法与国家标准方法重铬酸钾法(GB11914-89)测定化学需氧量.结果表明:快速测定法不仅节约了消解时间,而且节约了试剂,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