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71.
以2001-2003年巢湖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的复合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3年间,影响巢湖水质的污染因子发生了改变,同时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巢湖水质的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在巢湖水环境管理分区中,可以大体分为2大类,在各类中可以再细分为几小类,西半巢湖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区域,东半巢湖污染相对较轻,为水环境控制和自净区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2.
基于因子分析的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职业压力源入手,分析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个人心理和技术等因素对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因子的影响,提出了评价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因子指标体系.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压力因子.建议依据主要压力因子,制定管理策略以降低职业压力因子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3.
在分析大学生区域性流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区域性流动的理想状态: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从8个维度探讨了大学生区域性流动的影响因素,经过2183人次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取了政策因子、保障因子、制度差异因子、经济因子、软环境因子、工作适应度因子、生活习惯因子、家庭因子、文化因子、科技因子共10个因子。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促进大学生区域性流动达到理想状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4.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产品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的参与,微观个体农户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态度和行为,会对政府和生产者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以湖北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参与意愿的调查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期收益、年均纯收入、环保意识、文化程度、配套设备生产情况、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关政策支持、商品能源使用率、当地生物质资源量9个因素会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提高农户对生物质能源的预期收益和农户收入水平;二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撑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475.
黄河流域县城人居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和比较国内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流域的对比为前提,对黄河沿线16个县城和两个县级市进行分析,依据以人为本、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构架黄河流域县城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处理指标数据,并从不同流域县城的各单项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的比较中,得出县城的发展现状,针对各个县城发展的优劣势给出不同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76.
中国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实证研究,找出其发展共性和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涵盖全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1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3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和参照城市北京的22个原始指标数据,用功能互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得到的8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2个指标,进一步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较为完整的评价,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待深入,东营、克拉玛依等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很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晋城在循环经济的某些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白山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477.
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w(PAHs)为48.56~277.12 ng/g,平均值为122.92 ng/g,表明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PAHs组分中2~3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其中w(萘)最高,w(菲),w(1-甲基萘)和w(2-甲基萘)也较高.PAHs来源诊断比值〔w(□)/w(亲体PAHs)〕分析表明,石油污染和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是黄河口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Hs主要来源于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石油污染、焦炉燃烧排放三大污染源,其中石油污染贡献最大(占74.5%),而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焦炉燃烧排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2.8%和12.7%.   相似文献   
478.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9.
丹江口水库水质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丹江口水库1987-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遇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80.
通过对西藏高温地热显示区内12个主要地热田采集的地热、地表水样共30组测试和分析可知,研究区氟含量0.34~19.2mg/L,地下热水中氟含量均高于2.0mg/L,研究区南部氟含量较北区偏高.氟含量高区,地热显示较明显.氟离子在水化学类型为Cl-Na或Cl×SO4-Na等Na型水中富集程度高于HCO3-Na×Ca或HCO3-Ca等Ca型水.研究区高氟地热水的富集机制主要有:深部地热流体的升流混合作用,补给水向下渗流过程中含氟硅酸盐矿物、萤石的溶滤作用.两种机制相比,深部热流的混合作用对地下水形成高浓度F-的贡献更大,但矿物的溶滤作用相对而言更为普遍些.研究区砷的富集机制与氟相似,这也使得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共生性.应加强高氟高砷区地热水的管理与防护,防止其污染地表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