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及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来解释Fe (III)与牛粪发酵DOM的络合异质性及机制.结果表明,PAFAFAC能够识别6个荧光组分,包括类蛋白(C2)、类富里酸(C1)、类腐殖酸(C4、C5)、类蛋白与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结合的荧光组分(C3、C6).2D-SYS-COS分析仅能识别类蛋白和类富里酸荧光物质,DOM中类蛋白荧光为主要的荧光组分.2D-COS分析表明,在334nm处的类富里酸荧光组分优先与Fe (III)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络合次序为334nm→306nm.DOM中能够优先与Fe (III)发生络合作用的为仲铵盐-NH2基团,各官能团组分与Fe (III)发生络合作用次序为2265→2771→1528→1310→1805→1479cm-1.双对数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牛粪发酵沼液DOM能够与Fe (III)形成高化学稳定性的络合物,其络合常数在4.34~7.03之间,研究结果能够为沼液施用土壤金属离子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12.
聚类-因子分析在太湖水质参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2005年太湖常规监测数据,通过聚类-因子分析法对太湖水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太湖按其污染程度分为4个湖区,这4个湖区在污染状况上的空间分布与太湖富营养化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对4个湖区因子分析发现,湖区Ⅰ、Ⅱ、Ⅲ的第一主成分都含有营养盐,表明营养盐与水质关系密切,是控制这3个湖区水质的主导因素.由于各湖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主导因素营养盐的种类也不同.湖区Ⅰ主要受磷营养盐控制;湖区Ⅱ主要受氮营养盐控制;湖区Ⅲ主要受氮、磷营养盐的共同控制,属于全湖营养盐富集区,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湖区Ⅳ主要受叶绿素、温度和砷的控制.由此判断,先对太湖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分类湖区进行因子分析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太湖水质恶化一方面受营养盐与叶绿素的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砷化合物的影响也很大,由于砷具有一定的毒性,其对太湖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13.
为科学客观地定量化评估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动态变化,指导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实践,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外延,基于因子分析,筛选构建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安全保障、绿色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共建共享共7个准则层21个指标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客观赋值权重,运用...  相似文献   
514.
丹江口水库水质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丹江口水库1987-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遇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15.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516.
为分析钢铁集聚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对济南市钢铁集聚区和市区秋季(2020年10月15日至2020年10月24日)、冬季(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1月7日)和春季(2021年4月23日至5月2日)环境空气中PM2.5进行手工采样,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表明,钢铁集聚区秋季OC和EC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5.79—12.56μg·m-3和1.34—3.44μg·m-3;冬季OC和EC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3.92—55.54μg·m-3和0.38—11.39μg·m-3;春季OC和EC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14—4.70μg·m-3和0.19—1.33μg·m-3,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钢铁集聚区冬季PM2.5中OC和EC占比最高,分别为28.11%和5.3...  相似文献   
517.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日本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13个常用火灾统计指标中提取出火灾后果总量、火灾发生概率、平均死亡人数及平均经济损失4个公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公因子建立多元线性模型.根据模型的判定系数和各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分析了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火灾风险公因子的相关性并对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4个公因子意义明确且相互独立,可全面表征城市火灾风险程度.基于分析数据,火灾后果总量公因子与人口总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火灾发生率公因子主要受人员结构、人口流动性及居住条件3个方面影响,与人口总量、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平均死亡人数公因子随消防训练提高而显著降低; 平均经济损失公因子与选用的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都没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518.
为了对飞行员飞行认知能力水平提供评价依据,进行飞行认知能力测量方案设计。根据飞行员的驾驶特征以及操作行为提出6项测量指标,分别为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定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测量指标和认知能力测试量表功能间的对应关系,设计包括6项认知测验的测量方案。随后开展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空间认知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建立起二阶多维度的认知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飞行认知能力的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519.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来源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都盆地3 061个浅层土壤样品以元素为变量进行砷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R型因子分析,并选取因子载荷较大的元素作为特征元素组合。在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元素组合来研究砷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的来源有6种,其中龙门山一带晚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沉积岩系和酸性岩浆岩及基性岩、超基性岩是成都盆地浅层土壤的主要来源。相对于后期人类作用而言,自然作用对成都盆地土壤中砷分布特征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20.
巢湖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浅水湖泊CO2排放的时空格局及与CDOM来源组成潜在关联机制,于1月(枯水期)、4月(平水期)、7月(丰水期)不同水文情景下富营养浅水巢湖进行野外观测,采用扩散系数—顶空瓶法观测表层水体CO2浓度(cCO2)和通量(FCO2),并探讨CO2排放的潜在驱动因素,尤其是对CDOM来源组成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巢湖全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