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对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偏差造成不合格的几个典型问题的剖析,从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有效性的判定开始,就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问题、人工比对监测方法不同及工艺上不同工况造成比对监测偏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减少和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措施,使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合格,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相似文献   
32.
选取上海市7家未安装气-气换热器的国控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从煤质、除尘器、脱硫协同脱除作用以及锅炉工况负荷等方面探讨对颗粒物浓度排放系数 K值产生的影响,得出上述因素通过改变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值影响 K值,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低、波动范围较小时,其 K值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高、波动范围较大时,其 K值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火灾救援的难度。虽然现在消防系统技术在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救援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各种弊端,进而影响救援效率。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对整个救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室内消防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合理的分析,对其使用要点做出详细说明,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4.
为加快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健全技术规范体系,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HJ 1120-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通用工序》,指导排污单位水处理设施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水处理通用工序涉及行业众多,类型复杂,行业排污特点差异大,该规范主要适用于采矿类、生产类、服务类等三类行业。采矿类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陆地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其他采矿业。生产类包括制造业,电力(不含发电和电力供应)、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服务类包括交通运输、客货运火车、汽车站(场)、客运港口、机场、教育等。该规范根据三类行业排污单位水处理设施的不同特点,对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填报、废水产排污环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及自行监测要求等内容分别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5.
污染源大数据是环保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环境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污染源数据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制度衔接不流畅、数据不共享等诸多问题。本文调研考察了现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情况,提出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实现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覆盖。通过SWOT分析法对基于"一证式"改革的环境管理制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试生产与竣工环保验收实效不足,可转为企业自行备案;将环评审批结论纳入排污许可证,可大幅度减轻企业相关环境管理业务人员的负担。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必须建立在部门职能转变与整合之上;同时,还必须获得国家层面的立法与行政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也将推动环境管理制度优化的进程。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框架可以有效实现污染源排放信息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36.
为改善城市老旧片区震后中长期避难空间,提高固定避难效益,针对老旧片区避难效率低、疏散无序性突出和避难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考虑固定避难阶段避难场所与疏散人员的吸引关系,提出了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固定避难场所责任区域划分方法,并以避难场所吸引度为切入点提出优化方案,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片区疏散网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片区固定避难空间优化后,片区整体疏散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整体疏散时长最优可至43 min;根据避难吸引度进一步优化场所责任范围可实现片区避难资源供需均衡,片区整体固定避难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7.
采用便携式GC-MS法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VOCs,32种VOCs在2×10~(-7)~1×10~(-6)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10~(-9)~1×10~(-8),标准气体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9%~19.1%,环境空气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6.2%~116%。在实际现场监测固定污染源中VOCs时,使用速查(Survey)功能可初步判断样品浓度,确定稀释倍数。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气袋和玻璃注射器采样法对VOCs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8.
含砷硫化矿(ABSMs)的暴露溶解是导致矿区周边水域和土壤中砷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嗜酸铁硫氧化微生物、氧气和水的接触会显著加速ABSMs的氧化和砷的释放.选择砷黄铁矿(FeAsS,最典型的ABSM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草酸钙(COM)对典型嗜酸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生物氧化砷黄铁矿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COM介导FeAsS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无定型纳米颗粒会致密包裹在细菌和矿物表面,抑制了细菌在矿物表面的吸附、Fe(II)的生物氧化和Fe3+对矿物的直接催化作用,最终钝化了FeAsS的溶解和砷的释放.在初始pH=2.0、COM添加量(以Ca2+浓度计)分别为0.25、0.5和1 g·L-1条件下生物氧化10 d后,As浓度由不含COM氧化体系的3.73 g·L-1分别降低至2.89、2.03和1.47 g·L-1.同时,COM的添加不仅明显抑制了黄钾铁矾的形成和累积,还使矿物表面砷的氧化受阻.COM浓度越高,表观钝化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39.
沈阳市固定燃烧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007年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OH的反应是对流层臭氧形成的重要化学过程,是导致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根本原因。为建立沈阳市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清单,选取了电力热力行业、钢铁行业和秸秆燃烧3个主要排放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7年,沈阳市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总量为8 544.539 t,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秸秆燃烧,为6 317.115 t;其次是电力热力行业,为2 225.780 t;最小的是钢铁行业,为1.644 t。(2)沈阳市各区县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新民市、法库县、东陵区、康平县、辽中县、于洪区、苏家屯区、大东区、沈北新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VOCs排放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大东区、沈河区、铁西区、东陵区、皇姑区、和平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沈北新区、新民市。  相似文献   
40.
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的积累和养分吸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李江川 《环境科学》2012,33(6):2021-2027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重金属积累和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表明,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和种植时间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树木不同器官Pb质量浓度高低的总趋势为根〉叶〉茎,部分树种Zn质量浓度表现为叶〉根和茎;在15种参试植物中,加拿大紫荆根系Pb和Zn质量浓度均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1 803 mg.kg-1和2 120 mg.kg-1),盐肤木具有最高的茎枝Pb、叶片Pb和Zn质量浓度(分别为280、546和1 507 mg.kg-1),旱柳具有最高的茎枝Zn质量浓度(729 mg.kg-1)和较高的叶片Zn质量浓度(1 153 mg.kg-1).枫香、紫花苜蓿对Pb,旱柳、盐肤木、紫花苜蓿对Zn的转移系数TF值均〉1.植物Pb的富集系数BCF值均小于0.17,旱柳、盐肤木、紫花苜蓿Zn的BCF值达0.37~0.43.固氮植物体内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植物,火炬树、臭椿对P和夹竹桃对K的吸收积累能力强.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植株体内有重金属质量浓度增加、营养元素含量下降的趋势.盐肤木、旱柳等重金属积累树种及紫穗槐、紫花苜蓿、截叶胡枝子、桤木等固氮植物在铅锌尾矿治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