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811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59篇
综合类   3314篇
基础理论   587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195篇
社会与环境   798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地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资源管理和配置引入土地开发权交易制度,是为了在土地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尝试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将土地开发权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捆绑在一起,并且将这种责任债权化,开发商在开发土地时,需要购入相应数量的土地开发权,其开发权附带着环境保护债权,这种土地开发权是由规划允许的、具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技术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对技术变化的模拟和分析能够识别技术变化的作用.在评估减排成本以及确定减排目标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早期的气候政策模型通常将技术变化视为非经济的外生变量,因而无法对技术变化的起因和效果做深入分析。近年来的气候政策模型则开始逐渐利用内生方法模拟技术变化。在介绍内生技术变化的概念及与传统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研发投入和技术学习这两种主要的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气候政策模型中得到应用。但是现有建模方法无法表征技术变化过程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因而传统的建模方法需要扩展到一个更为综合的框架并需要更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基于该框架介绍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未来可能拓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将可能给地球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的行为深受意识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意识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上海、香港两个地区来分析公民对环境的关注度、公民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以及公民对政府环境工作的看法和评价,研究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反应的区域差异,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香港两地公民在很多环境闷题上具有共识。但是。在对手环境状况好转的期待值、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对人为因素主导力量的认识、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对于环境教育内容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11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致辞并出席招待会。他指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大力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沿海环境》2002,(9):25-26
  相似文献   
7.
选取DDT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从土壤承受有机污染负荷能力角度出发。对天津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示范工程的运行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对于菜地、麦地和稻田,当其年灌溉水力负荷分别为144cm,153cm和198cm时,经过长期运行。DDT的污染程度均低于土壤最大允许浓度;但在假定场地土壤完全处于饱和水运动,按照其渗透系数值计算全年最大渗入量时,其运行寿命约为三年。  相似文献   
8.
马向明 《环境》1999,(11):12-1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到1996年底,广东城市化水平已达30.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个百分点,在其间,除了城市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外,城市的向外扩张和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化地区,是本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目前,广东农村城市化的途径存在两种:一种是农村通过自办或引进非农产业改变本地经济结构而走向城市化,另一种是指农村被城市征用土地而“被城市化”。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用地向外的扩展,因此,城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