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592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张跃 《世界环境》2005,(2):16-23
历史学家说,预测未来无异于撒谎,政治家却常常用“谎言”拉选票。经济学家甚至用“数学模型”来精确论证“谎言”不是吗?10年前谁预言亚洲会成立自由贸易区?谁预言2015年的今天,最大的贸易区已不是北美也不是区盟,而是亚盟?交易量最大的已不是称雄百年的美元,而是刚刚问世的亚元?  相似文献   
32.
33.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球体,它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这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这艘“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45亿年.人类一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用聪明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开发和改造着大自然,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34.
地球环境基金于1993年5月正式成立,其背景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这些跨越国界、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不良影响,而面对超越国界的环境问题时,NGO的积极应对和灵活作用不断显现。特别是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日本政府表示,要完善对民间环境保护活动进行资金援助的框架。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共同出资,决定成立NPO地球环境基金。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总结了安徽岳山银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一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36.
对全球1900~1980年6级及以上地震,分级别统计了其时间(年、月、日及月龄)和地域(经纬度)的频度,及相应的能量分布.指出其结果具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在地震频度与能量的谱分析,及频度与地球自转的相关性等方面,尚可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沈小七  张杰 《减灾与发展》1997,(4):30-33,10
本文简介了安徽省的地震构造环境,对其历史地震活动的时、时空分布及地震条件进行了分析笔总结,供防震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8.
希望的春天     
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农家人常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即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在这个春天,<地球的孩子>也在孕育着新的希望.你难道没有发现最新一期<地球的孩子>在装帧设计和栏目设置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吗?  相似文献   
39.
杜晓 《环境教育》2006,(4):33-33
有一次,老师让我用”地球”二字造句,我说:”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不错,地球是人类的妈妈,她原本有着美丽的容貌,也有着漂亮的外衣,是一个美丽而有活力的母亲。因为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所以地球上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幼小的生灵,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下来,繁衍后代。然而,就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地球妈妈突然病了,一片片树林倒了下去:一个个工厂发出呛人  相似文献   
40.
美国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起始美国著名地球科学家普瑞斯说过: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破坏性大地震,美国整个社会和经济组织都能感受到它的巨大冲击。面对这种损失巨大、影响面广的地震灾害,美国政府在其减灾计划中,强调了必须采取强力措施,“加强对国民进行地震及其危险性教育,以减轻地震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