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为探究城郊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利用2022年盐都区城区和郊区ρ(PM2.5)数据,分析了城郊站点ρ(PM2.5)水平和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污染来源和传输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成因初探。结果显示:2022年盐都郊区ρ(PM2.5)年均值较城区高23.1%;郊区站点ρ(PM2.5)日变化峰值更突出,春、夏、秋三季早晨峰值出现在06:00左右,明显早于城区站点。PM2.5特征组分质量浓度比值和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城郊站点PM2.5的主要贡献源为移动源、燃煤源等,城区的餐饮源和郊区的生物质燃烧源也有贡献;此外,郊区站点受二次生成的影响要远大于城区站点。ρ(PM2.5)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I)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郊区受热岛效应影响的程度相对城区更强;各季节郊区ρ(PM2.5)与UHII均呈负响应,UHII越强,郊区PM2.5的水平扩散能力越强,城郊PM2.5的垂直扩散能力差别越明显。后向气流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郊区受到来自西南(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方向、东部(黄海、东海)方向以及高空下沉污染气团的影响明显强于城区,外来污染气团的输送也是郊区ρ(PM2.5)高于城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长三角典型城郊农田土壤-浙贝母重金属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生态系统中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和富集特征是城乡共生体土壤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典型经济作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为例,基于野外采样和实验分析,对长三角代表性城郊农田中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的分布、富集和迁移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除Cr外,Cu、Zn、As、Cd和Pb的平均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并且不同重金属在空间分布上表现较高的空间异质性。除Cd和Cr外,浙贝母植株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表现为叶、茎显著高于鳞茎,叶中重金属含量可达到鳞茎的5~10倍,表明叶比鳞茎更易富集重金属。重金属迁移系数分析表明,Cr、Cu、Zn、As、Cd和Pb主要富集在浙贝母植株的地上部分,且不同重金属在植株中的迁移和富集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浙贝母地上部分对Cr、As和Pb的富集能力较低,对Cu、Zn和Cd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强。相比而言,鳞茎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较弱,综合污染评价也表明,浙贝母鳞茎中重金属含量并未超过污染标准。  相似文献   
33.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生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对合肥市城郊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针对合肥市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4.
天津城郊土壤中PAHs含量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天津市郊环城四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环城四区95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16种PAH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青、东丽、津南和北辰土壤中16种PAHs的总量范围分别为62.6~1 994.9、36.1~4 074.7、20.1~2 502.5、22.1~707.7μ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45.8、841.8、509.5、242.5μg/kg。四区中都以高环多环芳烃为主,西青、东丽、北辰和津南高环多环芳烃分别占多环芳烃总比例的45.4%、42.2%、38.8%和38.7%。空间分析的结果表明,靠近天津市市区样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要明显高于远离市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利用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比值法对天津市郊环城四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研究区土壤监测样点的PAHs主要来自燃烧源,少部分来自石油类来源或几种污染源的共同复合累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城郊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分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滇池流域城郊非点源污染状况,从污染物来源和特点出发,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和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详细分类和系统归纳,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滇池流域城郊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重点方向.现有研究表明,目前城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污染控制管理相对落后,两种非点源污染同时存在,建议重视该类地区的污染治理,加强污染监督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6.
农产品视角的城郊黑土地农田重金属风险分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农产品是重金属经土壤-作物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的直接途径,其质量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农田重金属分区研究对农产品考虑的不足,以农产品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导致的人体健康风险为指标,构建了基于农产品视角的农田重金属风险分区体系,同时以黑土地中重金属污染风险更高的城郊地带为研究区进行实例探讨.结果表明,农产...  相似文献   
37.
蒋静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4):40-41,44
对城市近郊区禽畜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禽畜养殖业环境监督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8.
西宁近郊大气氮干湿沉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研究在青海省西宁市城郊二十里铺莫家泉湾气象站开展了完整的2年(2014和2015年)大气无机氮干沉降和混合沉降(湿沉降加部分干沉降)监测.干沉降估算通过被动采样器采集的NH_3和NO_2浓度和Geos-Chem全球化学模式模拟的气体干沉降速率相乘获得;混合沉降的测定采用雨量器.结果表明,气态NH_3和NO_2年均浓度分别为8.8μg·m-3和19.6μg·m-3,且2015年NH_3月均浓度显著高于2014年.NH_3浓度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特征,而NO_2浓度季节变化幅度较小.降水中NH_4~+-N和NO-3-N年均浓度为2.2 mg·L~(-1)和1.8 mg·L~(-1),秋季降水NH_4~+-N浓度比其他季节低55%,而NO-3-N浓度在秋冬季比春夏季高约26%.气态NH_3和NO_2的干沉降量分别为9.0 kg·(hm~2·a)~(-1)和2.8 kg·(hm~2·a)~(-1),降水中NH_4~+-N和NO-3-N的混合沉降量分别为7.6 kg·(hm~2·a)~(-1)和6.2 kg·(hm~2·a)~(-1).还原态氮(NH_3和NH_4~+-N)在氮沉降中占主导地位.大气氮素总沉降(干沉降加混合沉降)量为25.6 kg·(hm~2·a)~(-1),为城郊农田提供重要的环境养分;但这一氮素输入量超过了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临界负荷[10~20 kg·(hm~2·a)~(-1)],意味着研究区周边林地(如北山)和水体生态系统面临"氮饱和"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9.
城郊流域源汇景观格局与水体抗生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明城郊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对水体抗生素的影响,对于维护水质安全和城乡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三角典型城郊宁波樟溪流域为例,基于不同子流域定位监测,研究了城郊流域水体抗生素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基于源汇景观模型探讨了流域源汇景观格局特征对水体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子流域水体抗生素含量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抗生素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12~53.74 ng·L~(-1).景观分析表明研究区从上游到下游"源"景观的面积逐渐增大,而"汇"景观的面积逐渐减小.不同子流域水体抗生素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发现具有相似源汇景观格局的子流域水体抗生素组成和含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土地利用的组成及其在海拔、坡度和距离上的分布都对水体抗生素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源汇景观负荷比指数(LWLI)与水体抗生素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子流域LWLI越大其水体抗生素浓度越高.通过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使"源""汇"景观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可以减少水体抗生素污染.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武汉市城郊蔬菜种植区土壤-蔬菜-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积累造成的健康风险,在武汉市城郊5个辖区内采集土壤、蔬菜、地下水样品,分析其中As、Cd、Hg、Pb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积累特征;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考虑区域人群特点及工作特性等进行参数优化,对研究区人群在不同暴露途径、不同暴露介质下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呈Cd>As>Hg>Pb的分布特征,Cd、Hg的土壤累积指数分别为6.51、2.00;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和豆类4个类别新鲜蔬菜中,叶类蔬菜的w(Pb)显著高于其他蔬菜种类,瓜果类的w(As)和w(Hg)相对较高,根茎类的w(Cd)最高;蔬菜-土壤、地下水-土壤系统中同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3种暴露介质下的健康风险水平表现为蔬菜>地下水>土壤,经口暴露风险占总个人年风险的98.90%;总个人年风险为1.97×10-5 a-1,其中致癌年风险占99.60%,该总个人年风险未超出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 a-1),但要防止土壤-蔬菜-地下水系统的进一步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