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395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2334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65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获取污水生物脱氮中的高效硝化细菌,本文利用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从青岛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以亚硝酸钠为氮源进行好氧硝化作用的细菌,命名为菌株N-2,并对该菌株的基本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硝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与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2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呈杆状,菌落为乳白色,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好氧条件下,菌株N-2在亚硝酸钠初始浓度为1g/L的硝化细菌无机盐基础培养基中培养8d,其最大硝化速率可达到8.7mg/(L.d),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利用亚硝态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污水厂二沉池出水作为原水进行了BIOSEMEDI生物滤池在冬季水温较低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的研究。文章着重探讨了试验中BIOSMEDI生物滤池的新陈代谢状况及反冲洗过程,并就反冲洗对生物膜的影响、滤速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回流的作用、滤层厚度对去除有机物速率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10℃以下时滤池滤速提高25%,单位填料对氨氮去除负荷增加1倍,氨氮去除率增加近1倍。同时,生物滤池滤层厚度对氨氮去除效果也有显著影响,滤层厚度增加1倍,氨氮去除率可增加10~30%。  相似文献   
103.
磷石膏改良基质中As和F在蔬菜内富集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明改良磷石膏是否可作为农作物耕种地,选取白菜、菠菜、叶用芥菜和上海青种植在改良磷石膏基质上,分析了As和F在四种蔬菜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结果表明:As和F在蔬菜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7~1.56mg/kg、79.14~265.65mg/kg,均超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As和F在蔬菜中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7~0.25、0.23~0.44。叶用芥菜和白菜地下部位中As和F迁移显著,而上海青和白菜地上部位中As和F迁移显著。总体而言,As在蔬菜中迁移规律表现为地下部位>地上部位,F在蔬菜中迁移规律表现为地上部位>地下部位。改良后的磷石膏不适宜于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04.
从海水样品中分离到1株严格自养的氨氧化细菌GW201210,对该株茵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不产芽孢,细胞短杆状,呈单个排列或排列成直线。该菌株能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不能还原硝酸盐,能利用CO2,在7%NaCl条件下生长,在肉汤培养基中不生长,其特性均符合亚硝酸菌的特征,并用PCR方法扩增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进行16SrDNA序列比较、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GW201210初步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communis)o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生物脱氮原理的简要分析,详细论述了实践中常用的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活性污泥两种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06.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生物颗粒聚集体.它是由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外界选择压下通过自行固定方式形成较为紧凑的生理结构.好氧颗粒污泥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有着很多的应用,特别对在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苯酚的降解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本论文研究了苯酚对于硝化颗粒污泥活性方面的影响,简述阐明了苯酚对硝化颗粒污泥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为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中Orbal氧化沟工艺性能,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 rbal氧化沟工艺的实际运行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各构筑物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污染物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4%、91.92%、85.73%、87.6%以上。COD、T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厌氧池和氧化沟外沟;氧化沟外沟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此过程pH维持在6.9~7.1。  相似文献   
108.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硝化及氨氧化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莉琳  毛任钊  刘俊杰  刘小京 《环境科学》2011,32(11):3455-3460
以西藏高原相邻的原始森林、天然草原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室内培养法和nested PCR-DGGE技术,对比研究了这3个生态系统的土壤硝化势、硝态氮浓度以及土壤氨氧化细菌(AOB)菌群区系.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的硝化势和硝态氮(NO 3--N)浓度显著高于相邻的草原和森林土壤,硝化势分别是森林和草原土壤的9倍和11倍,NO 3--N是农田土壤无机氮(Nmin)的主要成分,占无机氮的70%~90%.铵态氮(NH 4+-N)则是森林和草原土壤中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原始森林和天然草原间的硝化势和硝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原始森林的土壤AOB菌群数量、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天然草原生态系统转换为农田后,土壤AOB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降低,但是农田土壤的AOB菌群结构仍与其前身草原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相似性.原始森林的AOB菌群数量、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直接导致了其硝化势最低;农田土壤的硝化势和硝态氮浓度最高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中优势AOB的活性最高.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氮素内循环及其关键微生物AOB的多样性与活性均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持续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9.
九龙江河口区夏季反硝化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能汪  吴杰忠  洪华生 《环境科学》2011,32(11):3229-3234
河口反硝化是削减入海河流氮污染的重要途径,为探明地处亚热带的九龙江河口混合区的反硝化作用,于2010年7月开展13个站位的面上调查,利用N2:Ar法和膜进样质谱分析仪(MIMS)直接测定反硝化产物溶解N2浓度,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溶解N2O浓度,并估算二者净增量和水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溶解N2和N2O净增量有明显的区域变化,从淡水端向海域减少,N2净增量为-9.9~66.8μmol.L-1,N2O净增量为4.3~31.5 nmol.L-1;N2O饱和度为170%~562%,平均352%;N2水气通量为-2.9~53.2 mmol.(m2.d)-1,N2 O水气通量为5.2~23.9μmol.(m2.d)-1,N2 O通量占总通量的0.03%~1.2%(平均0.25%).温度和营养盐(氮、磷)是影响九龙江河口区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子;淡水端(盐度〈0.5)反硝化作用及其空间分布主要受硝酸盐含量控制,海水端溶解N2与N2O的增加主要来自淡水端的输送,并受盐度梯度(混合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研究基于Fe2+可以刺激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氢气又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反硝化脱氮理论,考察了铁粉对同步反硝化脱硫运行技能的影响.在混养(主)、自养和异养(辅)条件下对比加入铁粉前后各种底物的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混养条件下加入铁粉前后,硫化物去除率均在99%以上,硝酸盐和乙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0%,90%和88%,62%.铁粉不影响碳、氮、硫的同步脱除,而且可以强化硫酸盐还原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却使硫化物的去除时间延长2倍.经分析得知,铁粉的加入可以提高自养菌群的活性,进而提供氢气这种更容易被自养菌利用的电子供体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使硫化物剩余.而且,Fe和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Fe2+和氢气均能提高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硫酸盐还原菌群和自养菌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Fe的加入会破坏这种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