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壳聚糖絮凝微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藻作为一种卓越的生物资源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从藻液中采收微藻一直是个瓶颈。壳聚糖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安全有效的微藻絮凝剂,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可以更好地提高絮凝效率。文章综述了壳聚糖以及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性能,并对壳聚糖絮凝微藻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向文英  张志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792-2797
为了提高污泥细胞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能力,采用壳聚糖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制备了粒径2~3 mm的壳聚糖活性污泥复合吸附剂SCTS.以吸附溶液中CrO2-4的吸附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制备过程中采用的2种固化液及5种发泡剂进行比选,考察了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交联剂量、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及发泡温度对SCTS吸附能力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组合.结果发现,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及发泡温度对SCTS吸附能力影响较强,影响次序为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发泡温度.最优水平组合为4 g·L-1三聚磷酸钠(STPP)固化液、剂量为吸附剂质量10%的NH4HCO3发泡剂、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0.5、发泡温度100℃,此时CrO2-4吸附率最高可达97.3%.该吸附剂的制备研究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被广泛地作为絮凝剂用于水处理过程。探讨了壳聚糖的三种絮凝机理。在水处理中,其絮凝性能的发挥受到pH值、壳聚糖的投加量、壳聚糖的分子量以及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以三聚磷酸钠作为离子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掺杂聚乙烯醇的壳聚糖小球,采用SEM和FTIR表征了小球的表面性能及官能团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小球对腐殖酸和铜离子的单独吸附行为、连续吸附行为及两者共存状态下的吸附行为,并通过XPS能谱分析了吸附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单独吸附过程中,壳聚糖小球与腐殖酸和铜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和络合作用;在连续吸附过程中,先吸附了腐殖酸的小球,后续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变弱;而先吸附了铜离子的小球,后续对腐殖酸的吸附能力变强,说明这种小球在吸附过程中可以被连续使用.而在腐殖酸和铜离子共存的吸附实验中发现,壳聚糖小球除了会吸附溶液中的铜离子和腐殖酸外,还导致它们的聚集沉降.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壳聚糖对花生幼苗抗旱言的影响,以花生品种“花育23号”为材料,在干旱胁迫下,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雍处理花生幼苗,连续处理5d后测定叶绿素、可溶性蛋白、MDA和脯氨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花生幼苗在干旱条件下喷施壳聚糖与蒸馏水相比,在干旱第10天叶绿素含量提高了42.2%,MDA含量降低了36.2%;在干旱第6天,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129.0%;在干旱第8天,脯氨酸含量提高了257.0%。喷施壳聚糖溶液的最适宜浓度为0.10g/L,喷施该浓度壳聚糖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36.
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壳聚糖(CTS)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得不溶水的交联壳聚糖(CCTS)。利用CCTS吸附铀(UO22+),探讨吸附动力学规律以及初始浓度,pH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CTS对UO22+的吸附符合Langmu ir吸附等温模型,并能用准二级速率方程对吸附动力学加以描述。当在CCTS为10 mg,pH为3,UO22+初始浓度为50μg/mL条件下,CCTS对UO22+的吸附去除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37.
壳聚糖改性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恋  陈兵  王志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0,4(6):1296-1300
对壳聚糖改性粘土用于天然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壳聚糖改性后的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细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粘土的种类对除藻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高粘凹凸棒石为最佳,其最佳投加量为66mg/L(壳聚糖6 mg/L),此时的叶绿素去除率达到95.45%。相比单独投加壳聚糖,粘土的加入增加了絮体密实度,减少了絮体体积,并使絮体分布更均匀。粘土的粒径对絮凝效果基本没有影响,粒径范围在25~74μm时,改性粘土对藻细胞的凝聚效果是一致的。经壳聚糖改性的粘土在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当pH值大于7时,其絮凝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8.
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改性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交联与接枝等改性方式对壳聚糖稳定性的影响及改性后的壳聚糖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改善.针对壳聚糖改性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今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9.
质子化壳聚糖的除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一类无毒无害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了提高壳聚糖在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性能,采用硫酸溶液对壳聚糖进行质子化改性;考察了质子化度(硫酸溶液pH值)、吸附时间以及原水pH值对除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子化度越大,总磷去除效率越高;在吸附时间为40~50 min的范围内,总磷去除率最大;原水pH值对质子化壳聚糖的总磷去除效率有明显影响,在质子化度较低时(硫酸溶液pH值≥3),随着原水pH值的增加,总磷去除率降低,在质子化度较高时(硫酸溶液pH值=2),在原水pH=6时,总磷去除率最大;质子化壳聚糖的吸附过程较好地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ΔH<0,ΔG<0,ΔS<0,吸附过程表现为放热、自发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0.
采用海藻酸钠微胶囊法和壳聚糖交联法对淀粉酶进行固定化,比较两种淀粉酶固定化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两种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分别为33.2%、26.6%,比活力分别为27.1U/mg蛋白、24.2U/mg蛋白,最适pH分别为5.0、8.0。海藻酸钠微胶囊法热稳定性、pH稳定性、操作稳定性、贮存稳定性明显高于壳聚糖交联法,因此海藻酸钠微胶囊法较佳,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