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61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76篇
综合类   1821篇
基础理论   778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方法,比较和分析了镉(Cd)-砷(As)复合污染处理对球果蔊菜(Rorippa globosa,十字花科焊菜属,1种从农田杂草中新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的生长及其对Cd、As吸收和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As复合污染条件下,由于Cd、As的拮抗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促进地上部对Cd的吸收和积累.在Cd-As复合污染处理浓度为10 mg/kg和50 mg/kg时,株高和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35.9 cm和2.2 g,盆),叶片中Cd积累量高于同浓度单一Cd处理.Cd-As复合污染高浓度处理表现出对球果蔊菜生长以及Cd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的抑制作用.同时,球果薄菜根部对As的吸收能力大于其地上部,相应的富集系数≤0.3,转移系数≤0.6,说明球果萍菜对As有一定的排斥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球果蔊菜有很强的忍耐Cd-As复合污染的能力,对修复Cd-As复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52.
苹果角质层的组分特征及其对甲萘酚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桂  陈宝梁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81-1886
为能够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在植物角质层上的吸附行为,用化学方法(脱蜡、皂化、酸解)分离得到7种苹果角质层组分,探讨了角质组分对甲萘酚的吸附特征及其与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角质层由44.7%蜡质、34.6%角质单体、13.6%糖类、7.5%生物高聚物(cutan)组成,脱蜡、皂化脱角质单体后角质组分的极性指数((O N)/C)增大,而酸解脱糖后(O N)/C则减小.角质层组分对甲萘酚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呈非线性(N=0.551~0.918),而高浓度时的等温吸附曲线则呈线性,表明植物角质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除了分配作用之外,还存在其它的特殊作用.苹果角质层(ACI)对甲萘酚的吸附系数(Knc)为442,脱蜡、脱糖后角质组分的KDC.值增大,而脱角质单体后Kuc值则大大减小,表明角质单体是主要的吸附介质;蜡质、角质单体、糖类组分对角质层吸附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角质组分的Koc值随其(O N)/C变化出现"峰值",意味着甲萘酚与角质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最佳的极性匹配.  相似文献   
53.
全球入侵物种信息网络:能找到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oScience中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_矗也许是近年来最广为引用的关于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计算得出仅在美国,每年在入侵物种上的费用为1380亿美元(Pimenteleta1.2000)。全世界每年为入侵物种付出的代价估计为几千亿,包括控制费用、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农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这个庞大的数目远远超过了每年所有自然灾难的总费用(Munich Re Group2004),这使得入侵物种无论在农业还是在自然生态系统方向都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我们仍有希望应对入侵物种的挑战,而且这种希望大部分源自于为入侵物种及其影响的信息管理而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54.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5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必要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筛选与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云南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56.
石旭初 《环境》2001,(5):14-15
托德·哈德维克很难忘记那个电话,他们的声音因害怕而颤抖,这对佛罗里达州夫妇详细描述了“谋杀”经过。先听到窗外的长声尖叫,紧接着他们冲出去救助,但太晚了,他们看到一条巨大的蛇吞下了无助的浣熊,尔后蜿蜒而去。  相似文献   
57.
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灰化土(Aquods soil)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种含量的Cd2 (0、5、10、20 mg·kg-1)模拟土壤污染,设置单独加8条蚯蚓(Pheretima sp.)、单独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同时接种蚯蚓和菌根的3种处理,以不加蚯蚓和菌根为对照,各处理均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根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加蚯蚓可使土壤pH比对照约降低0.2,蚯蚓和菌根同时作用对土壤pH降低没有协同作用.(2)蚯蚓或菌根的加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蚯蚓的影响大于菌根,同时加入蚯蚓和接种菌根对土壤中DOC的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蚯蚓活动增加了黑麦草根部Cd的积累,菌根则能促进Cd从黑麦草根部向地上部转移,二者具有促进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协同作用.(4)蚓粪和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与黑麦草吸收Cd量呈显著相关(p<0.01),而蚓粪中DTPA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中的含量(p<0.05).因此,蚓粪中有效态Cd是植物吸收Cd的重要供源.  相似文献   
58.
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到2004年5月,欧盟成员国由最初的6个扩大至现在的25个,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亿,国内生产总值逾10万亿美元。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联合体。每天川流不息的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运送大量的人员流和货物流进出欧盟。使得外来物种的传入变得不可避免。其中有些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以及公众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美洲鼬的引入使得本土的欧洲鼬几乎绝迹:从亚洲传入的榆树荷兰病正在吞噬着大片的欧洲森林:美洲栉水母的入侵使得黑海与亚述海的凤尾鱼和鲱鱼养殖业蒙受灭顶之灾等。  相似文献   
59.
湖北省珍稀特有植物及其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复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全省蕨类和种子植物约有4500种(包括种下等级).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及有关规则精神,提出湖北省珍稀特有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在省内的主要分布产地,供有关科学研究和大自然保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0.
选取芦苇、菖蒲、美人蕉和香蒲等4种南京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常用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对其在春季对生活污水总氮(TN)去除效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监测引种植物后污水中TN浓度,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毒季种植植物后污水中的TN浓度按线性关系减少,其中芦苇、菖蒲和香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其直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7,0.929和0.979;美人蕉在春季对TN的去除能力较差,其线性仅为0.5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