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65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高峰 《防灾博览》2015,(3):66-68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形成的种群,当其改变、危害到当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成了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即所谓的外来生物入侵.  相似文献   
3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我国目前像西方国家居民那样自觉、自愿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暂不可行,雇人分类是唯一选择。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新职业,即垃圾分类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一方面监督城市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另一方面也承担垃圾分类回收职责。这个新职业不仅将彻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题,还将为下岗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3.
2020年7月1日,粤北地区出现了一次O3污染过程,其中韶关市录得全省最高值162 μg·m-3.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对影响此次韶关地区O3污染过程的主要气象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月28日—7月2日天气形势总体处于静稳状态,地面受到均压场控制,同时副热带高压较强,脊线位于韶关上空,导致中高层有下沉气流,抑制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6月28—30日(污染积累阶段),风速较大,韶关在外来输送和污染扩散条件的共同作用下,O3浓度上升但未超标.7月1日(污染持续阶段),韶关和清远两地风速减小,污染扩散条件不利;同时气温有所上升,光化学反应作用增强,有利于O3浓度攀升;同时广州和佛山两地的风向从偏南风转为偏北风,韶关市维持偏南风,主导风向的差异是全省只有韶关O3超标的主要原因.7月2日(污染消散阶段),O3外来传输及本地生成作用减弱,全省O3浓度下降.进一步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以及WRF-CMAQ空气质量模式对3个阶段臭氧浓度变化的原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积累阶段污染气团主要来源于广州、佛山和清远,外来输送作用明显;而在持续阶段3地O3浓度低,O3外来输送作用减弱;WRF-CMAQ模型定量过程诊断分析得出污染积累和持续阶段广州的水平平流输送项均为负贡献,分别达30%和18%,输出作用显著,但污染积累阶段较大的风速使得O3在韶关地区无法堆积,韶关地区的水平输送正贡献项占比仅为12%;而在持续阶段,风速减小有利于污染物堆积,此阶段00:00—08:00时水平平流贡献项占比达59%,另外10:00—16:00本地气相化学过程的贡献项占比达56%.因此外地输送堆积以及本地气相化学生成共同造成了此次韶关地区的O3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34.
外来赤潮生物入侵现状及对赤潮灾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赤潮生物入侵加剧了我国近海海域的赤潮灾害。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统计,分别从赤潮生物优势种、频率、海域分布和赤潮面积4个方面分析了外来赤潮生物对我国近海赤潮灾害的影响,并着重从外来赤潮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压舱水排放管理和赤潮灾害防治技术3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5.
张鹏 《绿色视野》2014,(11):53-60
一枝黄花、巴西龟、水葫芦、水花生……目前我国的入侵生物已达五百多种,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难以估计。近几年,因为国人的"吃货"本色,又"招惹"来一些新的入侵物种,福寿螺、鳄龟、奇雅子……人们在饱了口福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36.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北半球第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而生物入侵是其主要威胁因素.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发现全国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农业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存在50余种,造成每年至少1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的46.3%已侵入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7.
《现代职业安全》2012,(6):104-106
<正>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位于广州市东部,辖区面积62.18km2。辖区包括科学城(广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与联和、黄陂、暹岗、玉树、天鹿湖、金峰园6个社区,建有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玉树、暹岗、黄陂、联和4个农民新村;共  相似文献   
38.
走进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几十米外就能听到船坞上忙碌的声响。走近一看,某集团公司定制的一艘大型运输船正加紧生产。同时正在生产的还有为德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生产的平台供应工程船。据介绍,公司的生产任务已排至2014年。  相似文献   
39.
因小飞蓬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其入侵后排挤本土植物以较快的速度形成重度入侵群落,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本文以伊犁河谷托乎拉苏草原内自然分布的猪毛蒿和糙叶矢车菊土著植物群落、混有少量小飞蓬的猪毛蒿和糙叶矢车菊轻度入侵群落、猪毛蒿糙叶矢车菊和小飞蓬中度入侵群落、小飞蓬重度入侵群落的4个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实验的方法,研究小飞蓬入侵对土壤氮、磷、钾无机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飞蓬入侵后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轻度入侵群落对土壤无机养分需求较大,明显降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含量;随着入侵程度加深,逐渐恢复且均高于土著群落含量,其中速效氮含量增加不明显,重度入侵群落在0—10 cm、10—20 cm土层仍处于降低趋势.小飞蓬的入侵对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较大.轻度入侵时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阻碍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上升;小飞蓬重度入侵时对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降低,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0.
外来入侵物种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威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入侵物种的界定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准确界定外来入侵物种,明确防控对象,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首要条件。综合分析了各类国际公约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方法,并从表述方式、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影响和层次性5个角度分析界定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关主要问题。通过辨析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念与内涵,探讨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关重要问题,为我国未来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门性法规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