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419篇
综合类   2169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15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作者对呼和浩特市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性论述。从燃料结构、燃烧方式、排放方式、地形、气象条件及城市布局等方面论证了污染成因。根据其污染成因和当地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尽快实现区域集中供暖、加快城市改造步伐,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城市未来发展以及积极治理,完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防治途径。本文对领导、管理人员及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以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随机分析为主,阐述了如何根据统计学理论,对大量已有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随机分析,以便充分利用环境数据库资源,改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3.
峨眉山地区酸雨来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春阳 《大气环境》1990,5(5):40-43
  相似文献   
154.
广州城市灰霾的出现及其警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观察到广州的霾现象指出城市灰霾现象是城市大气严重污染的一种警示,应引起充分关注。浅析城市灰霾的特征,与雾的区别及其与逆温、悬浮微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5.
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大气中的硫化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金满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77-178
用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分析大气中的硫化氢气体,方法灵敏、吸收效果好、稳定性和避光作用较为理想.适用于测定大气中的硫化氢气体.  相似文献   
156.
本文根据鄂尔多斯高原逆温天气的形成,讨论了高原地区中小城镇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控制污染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57.
根据兰州市经济技术条件,提出多种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方案。用数值模式计算分析了这些单项方案和综合方案可减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空气质量改善程度,推荐了当前可行的投资低、环境效益好的优化综合方案,该综合方案可使兰州市区空气中SO2浓度下降24.6%-75.4%,TSP降10.4%-45.4%;降少数网格点外,SO2浓度都不出现超标。  相似文献   
158.
孙强  赵胜军  唐慧 《交通环保》2001,22(4):25-27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机动车的噪声污染及废旧汽车的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主干,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辅助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但在管理思想及管理手段和管理环节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分析辽宁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成因,回顾“九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成绩,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0.
SO2和氟化物对农作物危害的鉴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烽氟化物对农作物的危害可通过症状、镜检和受害叶片的化学分析来鉴别,并从风向、与污染源距离、障碍物和叶片成熟程度几方面作物病虫等影响因素相区别。排放浓度、接触时和作物本身抗性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应从治理污染、选种抗性强树木、避开作物敏感生育期合理种植、加强施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