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0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850篇
安全科学   162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530篇
综合类   4259篇
基础理论   556篇
污染及防治   218篇
评价与监测   811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20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张逸扬  周红根  乔贺  徐进  刘寅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10):2306-2315
南京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工业发达,大气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为深入研究南京市污染状况,利用MODIS以及CALIPSO的气溶胶产品对南京市2011-2019年气溶胶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地基反应性气体分析仪数据分析了冬季南京市大气中4种常见反应性气体(SO2、NO、NO2、O3)的体积分数时序状况.结果表明:①南京市2011-2019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整体呈下降趋势,冬季AOD值可达0.7,污染程度为四季中最高,且气溶胶以粗粒子和吸收性粒子为主.②南京市近地层大气(2 km以内)以大粒子和不规则颗粒物为主,2~6 km高度层内细粒子与规则颗粒物的占比逐渐增多,且2~6 km高度层内粒子的体积大小变化不大.③冬季4种常见的反应性气体中,φ(NO)在大气中的变化最为显著,且最高值可达160×10-9,φ(NO2)与φ(O3)在大气中的变化趋势相反.由于排放限制措施、工厂脱硫措施的推广以及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φ(SO2)较低,仅在3×10-9左右.结合OMI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下工厂停工的影响,2020年初南京市φ(NOx)维持在较低水平.研究显示,近年来南京市颗粒物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粗颗粒物的排放,需严格控制工厂气态污染物,尤其是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95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2):90-96
为进一步推进鄂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大气环境质量及重污染应急工作保障,文章基于污染源普查成果建立了2017年鄂州市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通过对鄂州市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等的调查,借助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获得污染源的基本信息。鄂州市2017年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SO_2为8 048.58 t、NO_x为18 363.60 t、CO为306 258.10 t、VOCs为19 146.60 t、NH_3为2 603.01 t、PM_(10)为22 695.50 t、PM_(2.5)为10 811.73 t、BC为918.34 t、OC为1 018.93 t。工艺过程源对SO_2、NO_x、CO、VOCs、PM_(10)、PM_(2.5)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6.75%、63.41%、89.87%、68.28%、54.69%、66.51%;农业源对NH_3的贡献率最大,为53.71%;固定燃烧源对BC、OC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35.85%、37.85%。  相似文献   
95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2):66-75
为有效预防突发沙尘暴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污染,文章选取了第138窟内、72窟前及九层楼顶3处监测点,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窟前平均风速为1.57 m/s,小于起沙风速,九层楼顶平均风速为10.66 m/s,大于起沙风速,占比为98.50%,主风向为东北偏东,占比为39.85%。九层楼顶颗粒物质量浓度比其他监测点更快达到最大值。第138窟内、72窟前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43.82±15.51)、(59.85±29.78)μg/m~3,超标倍数为0.25、0.71,九层楼顶PM2.5超出仪器上限。第138窟内、72窟前、九层楼顶PM10日均质量浓度为(58.60±21.36)、(74.43±36.52)、(3 725.41±203.41)μg/m~3,超标倍数为0.17、0.49、73.51;TSP日均质量浓度为(80.15±29.02)、(102.33±48.22)、(5 593.68±707.98)μg/m~3,超标倍数为0、0、45.61。各监测点输送颗粒物的主要风向为ENE、NE、E和N、NNE。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温、气压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除72窟前PM2.5外,其他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54.
应用烟羽分割、背景插值和高斯烟羽模型,使用轨道碳监测传感器(OCO-3)SAM模式在1年内的4次有效观测数据,估算了托克托电厂CO2排放量,并利用年度核算报告结果、月度发电量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监测数据对卫星遥感估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21年4次卫星过境时CO2排放速率分别为1900.82、3353.96、2941.07和3701.71tCO2/h,其不确定性分别为25.10%、20.27%、19.59%和29.52%,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气象数据、背景和其它排放源影响.CO2小时排放速率卫星遥感反演结果和核算分配结果验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为0.822.电厂月度发电量及小时级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厂活动水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小时变化特征,其中与CO2排放密切相关的月度发电量相对标准偏差可达14.55%,NOx小时排放量相对标准偏差可达12.35%.  相似文献   
955.
论文基于RS和GIS方法,运用Landsat 8-OLI影像和DEM数据获取贺兰山高山林线分布信息,并对林线植被NDVI特征和林线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季初期山地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NDVI值差异明显,两种植被NDVI栅格像元的分布及其数量在山地垂直空间的变化指示出贺兰山2 900~3 200 m海拔范围出现高山林线现象。2)贺兰山高山林线主要分布在中部顶峰周边区域,林线上边界平均高度3 106 m,下边界平均高度3 022 m。主山脊两侧区域的东坡和北坡林线的平均高度较高,西坡和南坡低。3)山地针叶林与高山灌丛草甸NDVI栅格数据可以作为影像分类数据的补充,对影像分类方式确定的高山林线分布区域进行修正,能够提高林线提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6.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而土壤盐渍化对该区的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因此,及时获取该区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盐分含量及其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ADC便携式多光谱相机和EC110便携式盐分计,采集该区近地多光谱相片和土壤表层含盐量数据,结合两期遥感影像提取黄河三角洲冬小麦种植区面积分布,构建基于近地多光谱植被指数的土壤含盐量估算模型,进而将模型拟合反演到黄河三角洲OLI影像,得到黄河三角洲冬小麦种植区土壤盐分含量空间分布图,对麦区土壤盐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盐量最佳估算模型为以SAVI为因变量的线性模型(Y=-0.754x+0.870,n=80),估测R2为0.747,精度达到81.44%;研究区冬小麦分布由西南部内陆至东北部沿海呈明显递减的空间趋势;麦田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在1.5~3.0 g/kg之间,占种植总面积的76.90%,而含盐大于3.0 g/kg的麦田占14.09%,宜采取针对性栽培管理措施。该研究探索了基于近地多光谱数据和OLI影像的土壤含盐量估算方法,为黄河三角洲麦田管理和土壤盐分含量估算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57.
将基于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各阶段工作时间的飞机排放量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利用AMDAR资料计算飞机的有效排放高度,进而准确计算出基于逐架飞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结果表明,首都国际机场2013年飞机NOx、CO、HC、SO2和PM2.5排放总量分别为7042.1t、3189.9t、295.3t、429.4t和150.4t.与传统的基于LTO循环的方法相比,修正后的首都机场飞机NOx、CO、HC和SO2排放增加了23.5%、2.3%、2.1%和18.1%.飞机排放的CO、HC、SO2和PM2.5月变化较小,NOx排放受飞机有效排放高度影响月波动较大.1~2月飞机污染物排放量处于全年最低水平,8月各污染物排放达到峰值.此外,飞机在爬升和滑行/慢车两种模式下污染物排放比例最大,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7.7%与36.8%.  相似文献   
958.
煤矿井下开采引发地表沉陷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和生产安全的工程形变灾害 ,其形变信息有效表达和精准制图可大大减少矿区变形控制的成本,为矿山安全生产、 保护煤柱留设、塌陷地治理、压煤村庄搬迁、破坏等级判定与损害补偿评估等方面提供 更可靠的技术保障。基于矿山地图、实时卫星遥感影像与开采沉陷变形预计结果等数据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淮北朔里矿区地表移动与变形的下沉(W)、 水平移动(U)、水平变形(ε)、倾斜(i)和曲率(K)等形变类型进行了三维的专 题信息与应用表达,其专题信息能更加直观有效地表达与准确清晰描述开采沉陷的地理 位置、影响范围、受损害地物类型、形变方向与变形量大小等。  相似文献   
959.
2014年河北中南部两次重霾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北省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4.9后向轨迹模式,对2014年10月上旬发生在河北省的2次大范围的重霾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地面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邢台,为507μg/m3,水平能见度不足1km.均压场的分布和较为平稳的高空形势为2次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象背景.高湿,静小风以及较低的混合层高度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导致这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的主要原因.结合卫星火点及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河北南部及周边省份的秸秆燃烧加重了第2次过程的污染,污染气团的输送对区域性重霾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60.
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大气环境监测未能对局部特殊污染情况进行表征的缺陷,提出基于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方法:首先运用综合评分方法筛选区域大气特征污染物,然后建立综合了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子目标权重系数,最后应用lingo软件对模型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案.以南京市仙林地区为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多目标模型能够得到较合理的优化点位布局,在3种情景中,选择的最优点位分别为25#、43#, 25#、43#、54#和25#、43#、54#、77#, 为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