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41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91.
天气类型对天津大气PM_(10)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天津地区出现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利用后向轨迹模型对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轨迹进行模拟,并按照不同天气类型进行聚类,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对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不同天气类型的出现频率及其对大气中ρ(PM10)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气类型是影响天津地区ρ(PM10)变化的重要因素.2008年采暖期的有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为84.2%,比非采暖期(66.9%)多17.3%;同期不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为15.8%,比非采暖期(32.2%)低16.4%.虽然采暖期颗粒物排放源强有所增加,但是有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而不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较低,这是2008年采暖期ρ(PM10)比非采暖期略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2.
水安全一般指水生态环境安全、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快全球的水文循环,导致蒸发和降水等要素在强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在:水资源量和时空分布的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量级和频次可能加强,导致一些地区洪水频繁,另外一些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问的高温干旱;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水利工程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次生水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93.
张欣  杜丽 《世界环境》2010,(5):83-84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剧,中国的灰霾污染日益加重。灰霾天气呈现出频率增高、持续时间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等特点。由于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污染气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会对人的视觉和其他健康造成极大影  相似文献   
894.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总被引:152,自引:38,他引:114  
吴兑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2):257-269
中国系统的进行灰霾天气研究已经10周年了.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污染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我国东部地区灰霾天气迅速增加.灰霾天气的本质是与光化学污染相关联细粒子气溶胶污染,形成灰霾天气的气溶胶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由于灰霾天气日趋严重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 和气溶胶辐射强迫引发的气候效应问题,广泛地引起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而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依据中文文献讨论了中国近10年来对灰霾天气的认识过程,灰霾天气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灰霾天气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95.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进行了长达6a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塔中地区浮尘、扬沙出现日数呈上升趋势,而沙尘暴日数呈下降趋势,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因素.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峰值区分布在春夏两个季节,3~5月是主峰值区域,7~8月是次峰值区,春季PM10平均浓度在1000mg/m3左右变化,夏季在400~900mg/m3之间,秋冬两季浓度较低基本上在200~400mg/m3之间变化.每年的3~9月是总悬浮颗粒物(TSP)质量浓度较高的月份,4~5月是主峰值区,7~8月为次峰值区;2005年TSP质量浓度最低,年平均值为1105.0mg/m3,2009年略高于2008年,年平均浓度为1878.0 mg/m3,2008年5月TSP平均质量浓度是全年最高值,浓度值达到7415.0mg/m3.沙尘天气过程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具有以下规律:晴天<浮尘天气<浮尘、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风速大小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风速越大颗粒物浓度越高.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是影响沙尘暴强度的重要因素,也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6.
科技创新是一种试验性的探索活动,它常常伴随着风险同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风险也就不称其为创新。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类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的过程与结果。科技创新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不透明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世界,  相似文献   
897.
利用2016—2020年近地面臭氧和气象逐时数据,基于相关性分析和概率统计方法,在分析臭氧敏感气象要素特征基础上,综合各气象因子对臭氧生成贡献大小,建立了广州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及等级标准,并进行了预报及检验.结果表明:(1)高浓度臭氧主要发生在高温低湿情况下,臭氧浓度及臭氧超标率均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高于30℃时,臭氧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升高更为明显;臭氧浓度和超标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当40%≤RH<50%时,臭氧浓度及超标率最高;当风速在1~2 m·s-1时,臭氧超标率最大.(2)对所建立的广州本地化的逐时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和分级标准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显示,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等级越高,臭氧浓度和超标率也越大,说明该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臭氧污染天气的强弱.(3)基于欧洲中心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根据污染气象条件指数模型,对广州3种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指数预报进行对比验证,预报效果较好,说明该指数对臭氧污染天气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8.
南方的冬天     
南方冬日的阳光,明媚而温馨,与夏天的火辣辣判若两人.南方的冬天,少雪而湿冷,与北方十燥寒冷的天气不同.北方人到南方来,总是不太习惯,说南方人筋骨好,不怕冷.南方人说北方好人住惯了冰冻天,要比南方人经得起冻.  相似文献   
899.
本文利用最近5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广西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3条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撑起雷电"保护伞";完善现有的雷电监测系统,提高雷暴天气预报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900.
6月23日、7月24日、7月29日,在这个汛期,北京市频繁出现大雨、甚至是暴雨天气,给公众和生产经营单位带来了不少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及时、准确地预报变得极其重要。气象部门在这类局地性、影响重的气象灾害中所承担的作用是什么?在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和完善预警机制中都做了哪些工作?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孙继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