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710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年来,天铁高炉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顶压和回收余热余压,不断推进富氧喷煤和降硅冶炼,以及优化炉料结构和高炉操作等综合措施,经济技术指标持续改善,系统节能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根据天然水中大肠菌死亡率变化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规律,实验着重研究了河水在不同温度及日光照射条件下,大肠菌的死亡率变化.结果表明:河水中大肠菌死亡率变化属一级动力学反应(N=N_0·e~(-kt)).并由该公式求出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死亡率常数 K.  相似文献   
133.
丽江盆地地表-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丽江盆地-玉龙雪山地区采集白水河、三束河、哥吉河、束河河水及流域内地下水样品,使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样品主要阴阳离子含量,研究了岩溶地区地表及地下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季节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均呈现弱碱性,主要离子组成以Ca2+和HCO3-为主,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54.8%和92.4%;不同季节河水的离子浓度差别较大,季风期离子浓度仅为西风期离子浓度的80%左右,表明季风期丰沛的大气降水输入对河水离子特征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河水离子浓度普遍低于盆地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浓度;河水和地下水的无机离子浓度都呈现出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离子含量递增的规律.碳酸盐的风化溶解作用是水体离子的主要来源,季风期降水对水体的离子特征也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人类聚居区部分天然水体已造成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4.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生态健康和河岸土地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基本理化指标并采集水样和土样进行水体主离子、氮形态、金属离子浓度、氘(δD)氧(δ~(18)O)同位素和土壤渗透系数(K)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以河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为主,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范围在距河岸10 m内;距河岸1 m处地下水溶解氧(DO)浓度、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明显,变异系数(n=7)分别为30.9%、42.0%和44.4%.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初期,河岸带含水层向还原环境转化(ORP平均下降92.25 mV),非饱和带Mn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Mn~(2+)浓度逐渐增加并达最大值(0.52 mg·L~(-1));基于δD、δ~(18)O和Cl~-浓度的混合模型估算的河水对距河岸5 m处地下水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1.6%和11.5%,表明监测断面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约在距河岸5 m处.  相似文献   
135.
以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地区38个典型湖泊湖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运用了基于理化指标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方法和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生物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评价方法,评价了湖泊湖荡营养状态.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浮游植物7门50属89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2.3×10~5~3.7×10~7 cells·L~(-1),生物量介于0.05~15.02 mg·L~(-1),绿藻门与隐藻门(Cryptophyta)在细胞丰度上占优势,隐藻门在生物量上占优势;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guadricauda)为主要优势种;生物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显示湖泊湖荡总体为轻度富营养,与TLI评价方法的结果有较好一致性,表明两类评价方法在里下河腹部地区具有较强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安全高效调控水绵生长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养殖水桶开展了两次生物操纵实验,分别观测了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没有营养加富条件下,以及鲫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营养加富条件下,对水体中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Spirogyra)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营养加富的水体中,鲤和鲫对水绵不仅没有调控效应,反而会促进水绵的生长.建议在水绵生长旺盛的水体中,一定程度上移除水体中这些鱼类反而可以有效控制水绵的生长.在营养加富条件下,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控制效应明显.鲫对水绵发挥的作用与水体营养状态存在交互作用,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抑制效应是否受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应用富氧微油点火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燃油使用的90%,从而可以真正实现"以煤代油",并起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当前企业节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于富氧微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节油原理方面发表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8.
保持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小流域营养状况分析研究为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本文是以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坞泥河为研究对像,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山区小流域营养状况,同时提出科学的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9.
基于12个微量元素、10个稀土元素和24个同位素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本区钾质火山岩系中超基性岩和极大多数基性岩有接近原生岩浆的成分,岩浆都是地幔岩石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源岩成分为受流体交代的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综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地质三方面资料分析,论证本区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是大陆裂谷。  相似文献   
140.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一些传统的综合农业技术在对它们的潜力作出合理评价之前就消失了。粤南基-塘系统的有机农业和废料循环已实践了数百年,至今仍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多种收获。就单位面积的产值而言,这种系统是世界最高产的,基在-塘系统内,营养物的流失和化学品的使用降到了最低点。对基-塘概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简便的方法以减少食物生产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