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e(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津津  李靖梅  周青 《环境科学》2007,28(6):1388-1391
用水培法研究Ce(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20 mg·L-1 CeCl3使大豆幼苗净光合速率(Pn)、Hill反应、Mg2+-ATPase活性与光合磷酸化活力4项指标较对照提高23.2%~14.3%; 有效抑制UV-B辐射(T1=0.15 W·m-2和T2=0.45 W·m-2)胁迫下4项指标下降, 4项指标降幅[Ce(Ⅲ)+T1为36.6%~15.9%,Ce(Ⅲ)+T2为65.6%~33.2%]小于对应的UV-B辐射组(T1为50.9%~23.3%,T2为77.3%~51.4%). 动态变化显示, Ce(Ⅲ)减缓了胁迫期4项指标的下降趋势,促进了恢复期4项指标上升幅度. 说明Ce(Ⅲ)通过减轻UV-B辐射对大豆幼苗光化学反应的伤害, 遏制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Pn下降.  相似文献   
22.
酸雨与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婵娟  潘丹云  徐秋荣  周青 《环境科学》2010,31(7):1652-1656
为探索酸雨与稀土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重要油粮作物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在模拟酸雨pH分别为3.0、3.5、4.5与稀土镧La(Ⅲ)浓度分别为60、100和300mg·L-1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单一酸雨与镧处理,酸雨与La(Ⅲ)复合处理组中大豆幼苗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两者呈协同效应,且pH越低,La(Ⅲ)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生长指标近同,相同处理组各光合参数的降幅不一致,其中最大荧光(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的降幅范围分别为9.53%~22.75%和9.14%~24.53%,较净光合速率Pn(22.78%~84.7%)、希尔(Hill)反应速率(15.52%~73.38%)和Mg2+-ATPase活性(14.51%~71.54%)小,表明各光合参数对2个胁迫因子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Pn变化主要受Hill反应速率与Mg2+-ATPase活性的影响,而Chl、Fv/Fm次之.表明酸雨与La(Ⅲ)对植物光合过程各环节的作用机制不同,光合作用受阻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The mutual e ects of metal cations (Cu2+, Pb2+, Zn2+, and Cd2+) and p-nitrophenol (NP) on their adsorption desorption behavior onto wheat ash were studi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u2+, Pb2+, and Zn2+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and increased the desorption of NP remarkably, while Cd2+ had no such e ect. In contrast, NP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of Cu2+, Pb2+, and Zn2+ onto ash, however, this suppression e ect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cations. NP had no e ect on Cd2+ adsorption on as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ic (XAS) studies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metal suppression e ect on NP adsorption: (1) large hydrated Cu2+, Pb2+, and Zn2+ shells occupied the surface of ash and prevent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f NP onto ash surface; (2) Cu2+, Pb2+, and Zn2+ may block the micropores of ash, resulting in decreased adsorption of NP; (3) complexation of Cu2+, Pb2+, and Zn2+ was likely via carboxyl, hydroxylic and phenolic groups of wheat ash and these same groups may also react with NP during adsorption. As a “soft acid”, Cd2+ is less e cient in the complex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acid groups than Cu2+, Pb2+, and Zn2+. Thus, Cd2+ had no e ect on the adsorption of NP on wheat ash.  相似文献   
24.
文章确立了小麦、香蕉中戊唑醇残留检测方法,小麦样品加水10 mL用丙酮为萃取溶剂,石油醚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用气相色谱(GC-NPD)检测。香蕉样品加水5 mL用丙酮为萃取溶剂,石油醚液液分配,浓缩后用气相色谱(GC-NPD)检测。分别设置不同时间批次,同一批次间的平行样及实验室内人员分析,分别从方法灵敏度、方法准确度、方法精密度及其质量控制图、标准工作液的稳定性来探讨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香蕉和小麦种戊唑醇残留检测的标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5.
用碳酸钾(K2CO3)溶液活化法成功地制备改性小麦秸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静态吸附试验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组成、形貌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对比了秸秆改性前后的结构和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小麦秸秆半纤维素被部分溶解,出现了多孔疏松的结构。改性小麦秸秆用量、溶液p H和亚甲基蓝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有助于改性小麦秸秆对亚甲基蓝吸附速率的提高,吸附类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模型且属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6.
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三种油莎豆品系块茎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油莎豆的抗盐性。结果表明:油莎豆块茎发芽率随着NaCl胁迫浓度升高呈逐渐降低趋势,500mmol/L时发芽率为0;油莎豆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NaCl胁迫对油莎豆块茎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油莎豆在盐碱地的种植、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7.
阿龙 《环境》2011,(8):36-39
近几年,频繁的干旱气候成了全球应对的又一大难题。从去年开始,中国一大半省市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灾,而市场早已做出今年小麦减产1%~1.5%的预期。近几年,频繁的干旱气候成了全球应对的又一大难题。从去年开始,中国一大半省市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灾,而市场早已做出今年小麦减产1%~1.5%的预期。  相似文献   
28.
长江流域冬季农业主要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增加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提高我国油料供给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该区域,油菜籽和小麦是最主要的冬季农作物,也是具备耕地竞争关系的2种主要作物。在对长江流域这两种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耕地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与结果,对油菜籽和冬小麦的耕地竞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产、收购价格、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及国家政策;稳定油菜籽收购价格是提高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油菜籽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影响种植效益的重要因素;国家补贴的影响作用不大。另外,结论也表明长江流域存在很大的油菜籽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9.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本文对郫县水稻土小麦施用硅肥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施硅获得了增产效果;施硅对小麦穗粒数、株高和基部节间体积等具有生长效应;郫县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为127±39mg·kg-1(n=12),变异较大,与土壤粘粒(<0.001mm)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发育于第四系岷江灰色冲积母质的郫县水稻上,粘粘含量普遍较低,因此,郫县小麦施硅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0.
采用盆栽法,研究大理石矿粉对小麦产量及对成熟期小麦根、茎叶、果实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理石矿粉会显著影响小麦的生长及产量(P<0.05),添加矿粉的量不大于60g/kg时,小麦的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含量再继续增大时,对小麦产量的促进作用将减弱;低含量的大理石矿粉能缓解Pb、Cu、Zn对小麦的毒害,而高含量的对小麦的影响各异,小麦各器官中重金属Cd、Cr与添加大理石矿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重金属对小麦各器官的影响排序,根:Cd>Cr>Pb>Cu>Zn,茎叶:Cd>Cr>Cu>Pb>Zn,果实:Cd>Cr>Pb>Zn>Cu。在大理石开采区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大量的大理石矿粉散入周围的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