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川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的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油气勘探程度低。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层序地球化学方法和原理,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进行了层序划分和对比,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地层可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2 个层序组和6 个三级层序;P1q 层序组构成下二叠统二级层序的LST 和TST,层序4 下部发育的(茅口组底部)凝缩层相当于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而P1m 中上部(包括层序4 中上部、层序5、6)则构成HST;西昌地区下二叠统层序发育形成过程,总体表现为海平面上升和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沉积序列、古氧相含量、锶含量、碳氧同位素和TOC 的变化旋回揭示西昌盆地早二叠世经历了六次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六个三级层序),在华南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均可进行对比;建立的层序充填模式揭示出早Hessian 早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奠定了早二叠世西昌海域盆地的轮廓,Roadian 早期海平面上升达到最高位,并沉积一套整个华南均可对比的眼球状灰岩或页状藻灰岩,Capitanian 晚期全球构造海平面下降,结束了西昌地区克拉通盆地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21-227
本文在西藏羌多地区羌多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之上,对分布于羌多地区的早-中二叠世生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厘定了该区早-中二叠世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3个腕足类化石组合和4个蜒类化石组合带,为西藏二叠系地层的研究与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3.
选取贵州赫章含煤岩系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氡气析出率,原煤、煤渣、土壤和水体(238U、232Th、226Ra、40K)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为43.10~323.24 nGy/h,小于520 nGy/h;原煤、煤渣和土壤的最大外照射指数Iγ分别为0.65、0.74和0.82,均未超过剂量限值1;赫章达依乡和六曲乡土壤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 810 Bq/m~3和7 150 Bq/m~3,绝大多数小于20 000 Bq/m~3;区内含煤岩系地层的放射性核素和土壤氡析出率对环境影响较小。赫章含煤岩系地层原煤、煤渣和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多数低于贵州省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和我国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放射性水平进行评价,多属无污染状态,水体放射性水平多数低于我国自来水标准。  相似文献   
94.
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热蒸馏、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抽提、坑内密封掩埋、注入安全地层或环行空间、生物修复、化学破乳几种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分析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每一种处理技术都存在不足,必须结合油田实际生产,选择适宜有效的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法是当前最具前景也是最具难度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5.
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的地层建模与岩性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对于矿区地质结构复杂、透镜体大量发育、矿层与围岩交互发育的地质结构,单纯使用地层建模方法很难划分地层层序,岩性建模方法难以刻画地层的连续性,且在局部缺乏钻孔资料时容易出现突变现象。提出一种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地层建模方法构建矿区层序清晰的标志地层,并确定地质模型标志层架构及分布范围;然后采用岩性建模方法构建具有复杂交互结构的含水层及含矿砂层;最后将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部分通过模型拼接,最终构建砂岩型铀矿床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以北方某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含铀砂体及其围岩地质结构为例,依据提出的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并采用EVS(Earth Volumetric Studio)软件完成了复杂的含铀砂层地质建模,并与岩性建模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建模精度,可用于刻画含铀砂层非连续发育的砂岩型铀矿床的复杂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96.
四川盆地典型农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247件表层土壤样品,综合运用污染指数法、GIS和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以便探明四川盆地典型农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中Cd、Cu和Zn的算术均值分别是渝西地区土壤背景值的1.22、1.10和1.98倍.(2) 6种重金属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西部和中部局部地区,低值区分布于东部和南部.(3)土壤污染指数整体以安全和警戒为主,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评价显示污染样点占总样点的22.1%,NPI最高值位于北部鼎山街道,最低值位于南部四面山镇.(4)地层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单因子解释力最强,其次是地形因子;地层和地形因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的交互影响作用最强.研究结果发现地层和地形因子是影响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
针对西安地铁上覆含有古土壤的黄土地层中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在分析其产生机理、盾构施工数值模拟过程、基于经验公式的Peck地表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注浆效果、支护压力以及偏心超挖的等代层厚度计算方法;具体分析了盾构施工数值模拟过程中的等代层弹性模量和掌子面支护压力比与Peck地表沉降计算公式中最大沉降量和沉降槽宽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古土壤的黄土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数值模拟时,等代层模量的取值在5~10MPa范围之内,当等代层模量小于5 MPa时,隧道围岩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掌子面支护压力比取值在0.5~1.0范围之内,当掌子面支护压力比小于0.5时,掌子面附近土体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当掌子面支护压力比大于1时,地表将产生隆起变形。  相似文献   
98.
浅层天然气井喷对地层的损伤影响与桩基工程危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杭州湾大桥在勘探过程中发现桥址区地层有浅层天然气分布并发生井喷这一现象,基于现场勘探时浅层气井喷特点与影响因素,认为引起井喷的主要原因是起钻抽吸作用和灌浆不及时所致。井喷是含浅层气土体的渗透比降超过其气压临界比降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破坏过程,对地层的影响表现为对土体的损伤和扰动,按扰动程度可分为剧烈扰动区、严重扰动区、轻微扰动区和含气层压密区。桥址区粘土层中的浅层气不会对桩基工程产生明显的危害,但砂土层中的浅层气可能会引起土体剧烈扰动显著降低桩基承载力、桩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桩腿下沉、桩基中产生负摩擦力和阻碍桩基础顺利施工等不利影响,应从桩基础合理选型、预先进行不扰动土体控制释放浅层气、充分考虑不利因素的安全设计,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增高钻孔桩作业平台与增大泥浆比重等几方面进行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99.
陈晓清  李德基  崔鹏 《灾害学》2002,17(3):42-47
本文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联产厂滑坡形成的原因,动力来源和激发条件,阐述了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活动现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治理方案,治理工程于1999年7月实施完毕。经过治理后两年多的运行,观测资料反映治理效果良好,保证了该厂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0.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汊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 000 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 000 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 500 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 m/ka,湖沼相3.4~6 m/ka,河流相10~15 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