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8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轧钢污泥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种轧钢污泥的回收处理技术,该技术可把轧钢污泥有效地分离成氧化铁粉和混合油,实现综合利用,减少铁素资源浪费,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2.
123.
介绍了燃煤电站SCR尿素热解工艺,结合当前燃料价格,通过工程案例计算,对比了各种尿素热解热源的运行费用。计算结果表明,高温蒸汽加热方案的运行费用最省,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燃气加热与电加热方案是工程的优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4.
李靖  吴敏  毛真  吴迪  宁平 《环境化学》2013,32(4):613-621
将滇池断桥底泥在不同炭化温度(200℃—500℃)下制成热解底泥,用元素分析仪表征其元素组成.以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L)和双酚A(BPA)为代表化合物,研究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在热解底泥上的吸附行为,从而深入了解热解底泥的吸附特性以及其施用对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底泥随炭化温度的增加,芳香性升高,极性降低,阳离子交换量降低,对NOR、OFL和BPA的吸附非线性增强.热解底泥的吸附性能比原始底泥更强,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对NOR的吸附依次减弱,对OFL的吸附变化不大,对BPA的吸附依次增强,这与热解底泥极性和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吸附质的极性相关.在原始底泥和热解底泥上,NOR和OFL的吸附均明显强于BPA,这主要因为NOR和OFL与底泥中无机矿物组分可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和阳离子桥接作用使其吸附强于BPA,并且NOR和OFL相比于BPA官能团多且复杂.  相似文献   
125.
木材热解是木材类火灾事件的先导过程,是引起后续的阴燃、着火、燃烧和火焰蔓延等各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木材的热解非常重要。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番龙眼木的热重特性及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在空气气氛下,研究样品粒径、试验气氛和升温速率对番龙眼木热解特性的影响。对番龙眼木的热解反应过程的分析,采用Flynn-Wall-Ozawa积分法、Kissinger最大速率法和atava-esták积分法对动力学进行处理。试验得到了一些热解动力学的参数,并推断出不同温升速率下番龙眼木的动力学最概然机理方程为反应级数函数,n=4  相似文献   
126.
为提高尿素热解脱硝系统可靠性水平,通过分析系统组成和各种可能的失效情况,以尿素热解脱硝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顶事件建立了故障树,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求取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明确了导致尿素热解脱硝系统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7.
通过XRF和XRD两种测试方法对农药含钾废渣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具有很大的资源化价值.采用热重分析法,在5、10、15、20 K.min-1线性升温速率下,研究了农药含钾废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以期为农药含钾废渣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废渣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失重率分别为4.62%、7.69%和2.55%;且3个阶段的活化能E分别为83.53、128.48和138.17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4.79×107、2.34×1010和6.46×107s-1.  相似文献   
128.
定费用时尿素热解脱硝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伟  沈凯  黄亚继 《环境工程》2012,30(1):135-138
针对费用最小化理论在可靠性分配中的局限性,建立更切合实际的固定费用下可靠度极大化思想。将该思想运用到尿素热解脱硝系统中,针对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运行特点,深入分析各系统间逻辑功能关系,提出了完整的尿素热解脱硝系统可靠性分配模型。并引入可靠性成本预估函数,以固定费用为约束,建立数学模型,实现了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最优化分配。最后以脱硝系统为例,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值解,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9.
王肇嘉  秦玉  顾军  蔡文涛  朱延臣  李强 《环境工程》2021,39(10):116-12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有二噁英等有机物和Cr、Hg等重金属,是高度危险的固体废物,已成为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飞灰中二噁英的不同解毒技术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指出具有较大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和低温热解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可实现二噁英高效降解,且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局限性是该技术需要依托熟料生产线,飞灰水洗预处理投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低温热解技术可高效实现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局限性是存在二噁英从固相转移至气相,通常集成其他气相二噁英降解技术,如催化氧化等技术,可实现气相二噁英的高效降解,能耗及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并对飞灰中二噁英未来的降解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飞灰二噁英解毒技术的实用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0.
张泽  赵洪君  孟洁  洪晨  李益飞 《环境工程》2021,39(3):161-171
热解是目前生物质能源化的主要方法,生物质热解技术已得到广泛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总结了不同种类的简单生物质(蛋白质、糖类、木质素)和复杂生物质(藻类、秸秆、木屑和脂类)热解的主要产物,指出了部分产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率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聚合度对纤维素热解产物的影响,对比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特点,介绍了木质素中的部分基团对其热解的影响,并分析了热解温度、加热速率以及停留时间对藻类、秸秆、木屑和复杂脂类热解产物的影响。最后介绍了2种生物油提质方法(催化加氢和催化裂解)的特点,对于催化裂解中催化剂提质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