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安全科学   33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19篇
综合类   1351篇
基础理论   215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195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调引太湖水改善苏州市水动力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苏州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简述引水改善该地区水环境的必要性,拟定了3种调水方案,利用感湖河网数学模型,对3种方案调水后主要河道的水动力条件进行预测,分析了各河道调水后的水动力变化趋势,提出了利用太湖水自流引水改善苏州市水环境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2.
石门水库在桃园县,桃园县位于台湾省西北部,西北临台湾海峡,东北邻台北县,西南与新竹县、东南与宜兰县交界。全县面积1220平方千米。人口约135万。过去县内遍植桃树,开花时缤纷馨郁,全县如一个大花园。有“桃仔园”之称,后来设县正名为桃园。全县地形分为滨海平原、丘陵台地和高山地形三大部分,是台湾主要水稻产区之一,产量居全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53.
对煤矿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及其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4.
55.
56.
通过1:25万杭州市幅厚覆盖区第四纪研究和填图实践,初步总结出“以气候旋回及基准面旋回等时性理论为基础,从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研究人手,以标准孔为基准点外延扩展,在反复认识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剖面等时格架,制作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古岸线沉积物研究人手,充分运用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表示方法,结合考古及地方志,填绘出具岩石空间分布、海平面升降信息、古文化遗址、浅表含水层展布及河流与海岸线变迁”的非常规填图方法。提高了本区第四纪地层研究精度,使地质图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拓宽了区调工作的服务领域。并为沿海厚覆盖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另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新疆百重7井区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百重7井区为新疆百口腺地下水的汇集径流区,是克拉玛依市生尖生产用水水源之一,在此处进行油田开发,使得保护该区地下水环境成为开发工程的重中之重,由新疆百重7井区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可知,正常状况下的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一旦发生事故,则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该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58.
控制燃煤污染建设山西清洁能源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空气污染是典型的烟煤型污染,造成这种严重污染恶果的原因主要有:几乎人武部依靠煤炭的能源结构,高能耗的工业结构,原始粗放的煤炭利用转化方式,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以及单一的传统思维发展模式和滞后的环境监督,腑决的办法只能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努力调整能源结构,包括努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清洁煤技术,淘汰落后产品、工艺和设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同时,大力绿化茺山,提高植  相似文献   
59.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