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27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评价某石化混合废水的毒性,采用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研究不同φ(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不同菌群的抑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所用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具有明显毒性,其EC50(半抑制效应浓度,以φ计)为9%左右;同时,该废水对异养菌的耗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φ(石化废水)为100%时IH(异养菌耗氧速率抑制率,131%)最高,这种促进作用对RT(总耗氧速率)测定有显著影响(R=0.991,P<0.05),因此,仅以RT评价废水毒性容易造成对废水真实毒性的低估. 5种常见易降解基质(乙酸钠、葡萄糖、甲醇、生活污水、丙酸钠)中,ρ(甲醇)为15 mg/L时对异养菌促进效果显著(P<0.05),促进率达50%以上;而在高浓度条件下,乙酸钠、葡萄糖、甲醇、丙酸钠对异养菌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RH(异养菌耗氧速率)最高提高了182%. 研究显示,石化废水中的乙酸盐等易降解成分是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的重要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92.
生物净化集成系统改善精养池塘水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9月,将3个精养池塘分隔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除了对照池外,在另外两个试验池净化区构建了由水蕹菜、滤食性贝类和生物刷组成的集成生物净化系统来净化精养池塘的水质,并在8月初引进高分子纳米增氧管来改善池塘溶氧水平。2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生物净化系统在净化池塘养殖水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互补,对水中TSS、TN、TAN、NO2--N、NO3--N、PO43--P和TP都有较好地去除效果。而高分子纳米增氧管使得池塘溶氧始终保持在5 mg.L-1以上。3个池塘两阶段的内梅罗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表明,2号池第二阶段生物净化材料密度配置稍高。  相似文献   
93.
氮污染日益严重,含氮废水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存在着很多问题,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生物脱氮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包埋固定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微生物固定方法,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包埋固定化技术原理和常用的固定化载体,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包埋固定化技术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情况,并针对该技术实用化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1985~1987年夏季,大连湾发现国内首次记录赤潮种——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本文记述了该种赤潮时的适宜生态特征,并指出大连湾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程度。为控制沿岸排污和深入研究该种赤潮机制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95.
作物和土壤中DEHP测定的前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金梅  杜荣平 《环境科学》1995,16(4):72-74,56
介绍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样品中微量DEHP测定的前处理方法。该法选用三氯甲烷为抽提液,加入吸水剂进行革取、抽提和浓缩。与北京、丹麦和美国等测试方法相比较,革取时间为0.5—0.7h,缩短了2—11h;溶剂用量为75—90ml,节省溶剂110—1200ml;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样品中DEHP的回收率除棉花籽实外,其余均达90%左右,变异系数约土3%。该法适宜在酞酸酯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利用EROD生物测试法快速筛选二噁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_s和PCB_s总的TCDD毒性等价指数(TEQ_s)最高,分别为1090ng/kg和996ng/kg。说明湖中二  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同时,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  类化合物数量少得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在本研究中,EROD生物测试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适合于对环境样品中的二  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量筛选,而HRGC/HRMS-MID对生物测试所获得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7.
异源精子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产生的子一代及亲本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异精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产生的子一代及双亲进行RAPD 分析,发现异育彭泽鲫子一代中含有少数与父本相同而与母本相异的特异条带.尖鳍鲤、须鲫激发产生的异育彭泽鲫后代与彭泽鲫母本相似率分别为94.96% 、94.70 % ;与尖鳍鲤、须鲫父本相似率分别为23.46% 、21 .05% .结果表明,从基因水平检验,彭泽鲫已不再是完全的母性遗传,异育彭泽鲫基因组DNA中可能带有部分异源父本基因组DNA的特性  相似文献   
98.
运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法染色对在青岛太平角贝类养殖场发现的-自由生活寡毛类毛虫新种拟卡氏异游虫Heterostrombidiumparacalkinsinov。spec。的活体形及纤毛图式做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99.
李一凡  王玉杰  王彬  王云琦 《环境科学》2019,40(3):1457-1467
为研究酸雨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针阔混交林内选取3块样地,设置了断根与不断根两组处理,每组处理设置pH为4. 5(对照)、4. 0、3. 25和2. 5共4个梯度的模拟酸雨处理.试验观测模拟酸雨下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变化特征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同时采集土样,研究土壤pH、碳氮比及细根生物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均表现出了季节变异趋势.不断根样方的CK、T4. 0、T3. 25和T2. 5处理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 89、1. 88、1. 75和1. 74μmol·(m~2·s)~(-1),断根样方的RCCK、RCT4. 0、RCT3. 25和RCT2. 5处理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 37、1. 32、1. 19和1. 08μmol·(m~2·s)~(-1).季度平均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在2016年7月前差异不显著(P 0. 05),2016年10月后差异均显著(P 0. 01)并呈现对照 pH4. 0 pH3. 25 pH2. 5. 2016年的累积土壤呼吸量T4. 0、T3. 25和T2. 5处理相比对照分别降低3. 89%、9. 64%和11. 24%,RCT4. 0、RCT3. 25和RCT2. 5处理相比对照分别降低6. 79%、13. 23%和25. 56%.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处理降低了异养呼吸占比,降低程度随着酸雨pH增加而加强,说明了酸雨对于异养呼吸的抑制超过了自养呼吸.模拟酸雨处理虽然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但是对土壤温度与湿度无显著影响(P 0. 05); 2016年10月之后相比对照模拟酸雨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比、降低了细根生物量.土壤呼吸与细根生物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与水分对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的差异贡献不大,细根生物量与碳氮比是酸雨处理下呼吸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流动系统内生物膜的形成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辐射流动室(Radical Flow Chamber,RFC)技术宣地研究水力剪切力对硝化细菌在聚苯乙烯(PS)载体表面固定的。发现水力剪切力直接影响硝化细菌的固定。当作用于PS表面的水力剪切力大于8.0N/m^2时,硝化细菌基本不能在PS表面险境着;水力剪切力小于8.0N/m^2时,硝化细菌的固定程度随剪切力的减小而加强,直至达到最大,实验表明辐射液动室技术为定量研究生物膜形成及控制与水力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