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41.
目的 研究高动态发射环境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及其内部典型机构的响应特性和底层失效原因。方法 建立炮–弹–引耦合数值模型,开展0号装药、1号装药、0.4''装填角和身管中等程度磨损等4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对比不同工况下引信典型部位的响应特性。结果 装药量和火炮身管磨损量是引信典型部位载荷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身管磨损量是弹丸出炮口姿态角的主要影响因素。身管中期磨损条件下,引信夹板部位膛内径向过载响应峰值达2 498.4g,为初始状态的6.1倍;回转体轴响应峰值达4 296.1g,为初始状态的1.5倍;弹丸出炮口俯仰角达0.4°,为初始状态的4.4倍。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典型特征参量的仿真模拟误差不大于5%。结论 弹丸发射过程中,远离弹轴的引信安全系统轴类零件会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冲击和径向多维度载荷冲击,更容易导致与夹板配合的轴孔结合处发生失效。火炮身管磨损会导致榴弹配用引信在内弹道和出炮口承受更高的径向过载,以更大的姿态角进入外弹道飞行,是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外弹道飞行章动角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验证多失效模式下弹上舱段结构件的贮存寿命。方法 通过开展贮存条件下失效模式分析,确定复合材料贮存薄弱环节,依此制定高温摸底试验方案。开展高温极限应力试验,确定不改变复合材料失效机理的高温贮存极限应力,并据此开展加速因子试验,基于阿伦尼兹模型,计算不同失效模式的激活能,并以激活能最小的性能参数作为贮存薄弱环节,计算舱段结构件加速因子,设计舱段结构件加速贮存寿命验证试验,评估其贮存寿命。结果 计算了某防热材料各失效模式下的激活能,确定了其性能参数的薄弱环节,根据薄弱环节的激活能计算了舱段结构件加速因子和加速贮存试验时间,验证了其贮存寿命。结论 通过确定防热材料的贮存薄弱环节,开展了加速贮存试验,验证了舱段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43.
正日前,霍尼韦尔宣布其Spectra Shield?防弹材料被领先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Reed Composite Solutions公司(RCS)采用并作为一种关键成分应用于RCS最近推出的防弹板产品。该防弹材料被RCS公司应用在AMUR TM 3600及3610型号的刚性板上,这两款刚性板可插入到警用和军用防弹背心中,且迄今已在六大洲市场上推出并成为相关机构指定应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预制混凝土桩现场拼接工作量大、接头易腐蚀等问题,创新研发了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接头。通过单个弹卡连接件的拉伸试验以及3种常用桩型方桩接头试件的足尺度抗拉性能试验,研究该方桩接头的抗拉承载力、变形延性以及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单个弹卡连接件的极限抗拉承载力大于150 kN,涂满环氧树脂后其极限抗拉承载力、变形延性和整体性均有所提高;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接头试件的极限抗拉承载力试验值均大于其桩身极限抗拉承载力规范公式计算值;方桩接头试件的破坏形式有桩身受拉破坏和弹卡连接接头受拉破坏两种;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方桩接头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模拟得到的极限抗拉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相接近。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确保弹箱内的弹链(抱弹状态)在库房存放一段时间后依然稳定供弹,描述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环境作用动力学理论,建立可散式弹链的拉断力变化微分方程,求解可散式弹链的拉断力变化微分方程,得到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变化规律的微分方程通解,再通过高温加速试验数据,求得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变化规律的微分...  相似文献   
46.
以弹载计算机研制的全过程现场信息为基础,应用AMSAA模型来评定某型弹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增长,取得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为应用可靠性理论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实例。  相似文献   
47.
宣卫芳 《环境技术》2002,20(3):10-12
本文简述了××小口径弹及其包装材料 ,在模仿野战环境下贮存 ,进行的防霉试验的概况 ,分析了环境条件对试件的影响 ,提出了防霉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随着油田开发的持续进行,开采难度不断增加,油井射孔作业频次高,作业安全风险大,对射孔工艺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石化河南油田测井公司从2008年引进了定向射孔新技术,该技术包括直井定方位和斜井(水平井)定向射孔技术.已累计射孔作业53口井,通过对53口定向井进行射孔效果分析,发现其中22口直井定方位射孔效果非常好,31口斜井(水平井)定向射孔施工有8口井射孔效果不佳,表现为个别射孔弹穿孔不规则,不能形成有规则聚能圆孔,影响射孔穿深效果.  相似文献   
49.
随着欧盟RoHS标准的实施,对塑料制品中卤素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建立了一种采用氧弹燃烧法对塑料样品进行燃烧,以碳酸钠为吸收液进行吸收,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微量卤素离子的方法。选择的色谱条件是:IonPac AS22离子交换柱,0.48mmol/L碳酸钠和0.1 mmo/L碳酸氢钠混合液作淋洗液,流速为1.0 mL/L,抑制型电导检测。氟、氯、溴、碘四种卤素的检测限(3倍噪声比)分别为0.007、0.009、0.027和0.03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9%、1.61%、1.02%和1.28%,回收率为78.2%~119.8%。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可较方便地应用于常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估覆钢板复杂结构的抗枪击性能,开展薄钢板抗枪击性能研究.方法 采用56式步枪人工发射方式,分别开展4、8 mm厚06Cr19Ni10单层钢板与8、16 mm厚30CrMoA单层钢板以及06Cr19Ni10与30CrMoA(4 mm+8 mm与8 mm+8 mm两种厚度组合)双层钢板抗7.62 mm普通弹的枪击试验,测量子弹着靶速度与穿靶余速,观测靶板的破坏模式,理论分析单层钢板的弹道极限速度.结果 7.62 mm普通弹不能穿透16 mm厚30CrMoA单层钢板以及所有参试双层钢板,其余参试单层钢板均能被穿透.基于Recht-Ipson模型,4、8 mm厚06Cr19Ni10与8 mm厚30CrMoA单层钢板弹道极限速度分别为511.7、498.6、684.3 m/s.结论 薄钢板随厚度的增加,破坏模式从韧性扩孔向塞块推出转变,均为韧性破坏模式.强度较高的背衬板有助于提高前钢板的抗侵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