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了解黄石市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特征。于2 0 0 4年7月(夏)、10月(秋)、2 0 0 4年元月(冬)、5月(春)选择黄石市有代表性的工业区、居民区、商业交通混合区、长途客运站、学校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是黄石市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菌落数分别为商业交通混合区2 2 0 5cfu/m3 ;商业居住区1388cfu/m3 ;居民区831cfu/m3 ;新长途客运站797cfu/m3 ;工业区5 6 0cfu/m3 ;学校4 5 6cfu/m3 。空气微生物季节变化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黄石市空气微生物菌落数的高峰出现在商业交通混合区的秋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42.
IntroductionManykindsofalgaecanleadtowaterbloomandredtideintheseas ,lakesandreservoirs .Thisphenomenoninfluencesorchangesthephysicalandchemicalcharacterofwaterandthenresultsinmanytroubleinthedrinkingwaterproductionprocess(Hargensheimer,1996;Graham ,1997;M…  相似文献   
43.
沙湾荒漠生态区生态环境的土壤微生物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微生物为监测对象,对沙湾荒漠生态区农田、荒漠两大区系的微生物生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初步确定真菌总数为荒漠生态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微生物学指标生物。  相似文献   
44.
三种工业废水颗粒污泥的化学及微生物学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UASB反应器中处理酒精废醪、木材纤维板热压废水及石灰法造纸黑液颗粒污泥的化学及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元素在颗粒污泥中的沉积与废水组成及运行条件密切相关;接种污泥中加入少量的颗粒污泥可作为新生颗粒污泥的生长核心;胞外多聚物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稳定,其产量与颗粒污泥的生物量有关,其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与废水水质、运行温度及颗粒污泥所处的生理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丝状细菌,特别是索氏甲烷丝菌类似菌在颗粒污泥中起着重要作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各类生理菌群的增殖次序与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功能次序一致。当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同型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在每mL颗粒污泥中分别达到107-10、105-7、106-8和105-6个时,可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厌氧微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和植物群落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的神府-东胜矿区上湾煤矿开采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裂缝两侧土壤和植物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导致其两侧0~12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距裂缝越近,土壤含水量和w(碱解氮)越低.与距裂缝200 cm处相比,裂缝上0~4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和w(碱解氮)分别降低16.8%和29.9%;裂缝下0~4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和w(碱解氮)分别降低27.8%和42.2%.地表裂缝显著减少了其两侧0~80 cm范围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但超过80 cm时则影响不显著.在地表裂缝两侧0~120 cm范围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被显著抑制,但当距离裂缝超过120 cm时,裂缝则对两种土壤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地表裂缝还会影响植物含水量,距裂缝越近植物含水量越低.与距裂缝200 cm处的植物含水量相比,在裂缝上、下0~40 cm范围内植物含水量分别降低8.4%、4.5%.地表裂缝通过干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进而影响其生长,距裂缝两侧0~80 cm范围内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和盖度显著减少,但超过120 cm时裂缝对植物生物量和盖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红河州某矿区周围采集土壤样品。研究矿区样品的土壤呼吸作用、酶活性等部分生物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矿区周围土壤的微生物学指标随距离矿区的远近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7.
Bioremediation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HOCs) contanlinated soils involves several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interracial processes among the soil-water-microorganism interfaces. The participation of surfactants facilitates the mass transport of HOCs in both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interfaces by reducing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The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surfactan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desorption of soil-sorbed HOC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made in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 on microbiological interlhcial transport of HOC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hich is vita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of the mass transfer of HOCs in the biodegradation process. In summary, surfactants affect the microbiological interfacial behaviors of HOCs during three consecutive processes: the soil solution-microorganism sorption, the transmembrane process, and the intracellular metabolism. Surfactant could promote cell sorption of HOCs depending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surfactant hydrophile hydrophilic balance (HLB) with cell surface properties; while the dose ratio between surfactant and biologic mass (membrane lipids) determined the transmembrane processes. Although surfactants cannot easily directly affect the intracellular enzymatic metabolism of HOCs due to the steric hindrace,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can indirectly enhanced the metabolism by increasing the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48.
从甲拌磷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JZ1-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sp.).最初,该菌株在24 h内对200 mg/L甲拌磷的降解率为42.2%.当驯化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JZ1对200mg/L甲拌磷的降解率达到56.3%.以JZ1为出发菌经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后获得菌株JZ1-II.JZ1-II对甲拌磷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当盐酸羟胺质量分数为2%时,降解率提高至67.8%; 进一步经紫外照射45 s,降解率提高至83.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拌磷的降解动态,在JZ1-II的作用下,甲拌磷在12~24 h内下降迅速,24 h后降解率基本稳定在83%.采用氯化亚锡法测定培养基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分析甲拌磷的降解途径,甲拌磷的降解过程应为:甲拌磷(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首先降解为二乙基磷酸,继而转变为磷酸.  相似文献   
49.
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检测中,与常规方法比较,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快王速简便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应用于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学及其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50.
蒋启发教授     
蒋启发,男,1951年10月出生,汉族,湖南祁阳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76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现南华大学)临床医疗专业,大学学历。在衡阳医学院衡阳分院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先后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华大学进修“微生物学”和“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