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基于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控形势的严峻性,选取该区域西南部的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人工降雨对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发现:冬季改善效果最好,平均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约10,对应的SO2、NO2、CO、O3、PM10、PM2.5浓度分别降低1.8 μg/m3、3.8 μg/m3、0.1 mg/m3、8.1 μg/m3、6.9 μg/m3、8.9 μg/m3;其次是春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8,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1.0 μg/m3、3.3 μg/m3、0.1 mg/m3、8.1 μg/m3、6.1 μg/m3、8.4 μg/m3;再次是夏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3,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6 μg/m3、1.6 μg/m3、0.03 mg/m3、6.9 μg/m3、1.2 μg/m3、2.0 μg/m3;秋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1,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4 μg/m3、0.6 μg/m3、0.01 mg/m3、3.5 μg/m3、0.1 μg/m3、0.1 μg/m3。计算不同季节降雨总量与污染物削减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春季人工降雨总量与O3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夏、秋两季人工降雨总量与PM2.5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2.
李志英  朱晓珊  杨丽  王晓云 《环境科学》2024,45(6):3402-3411
研究成渝城市群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及协调发展水平,对于实现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运用综合评价、碳排放恒等式、耦合协调度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0~2020年成渝城市群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异、协调发展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成渝城市群紧凑度持续上升,从2010年的0.18升至2020年的0.22,总体增长22.22 %,其中经济紧凑度的贡献率逐年增强.各城市紧凑度区域差异显著,高值区集中在城市群西北部的成都、德阳和绵阳以及西南部的自贡、内江和泸州,低值区分布在中部,雅安是城市群内紧凑度最低的地区.②成渝城市群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在研究期内下降幅度达39.57 %,城市群南部的碳排放强度整体高于其他区域,成都和重庆两市常年为低值区,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③城市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的耦合度从拮抗阶段转为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从2010年的0.21升至2020年的0.69,两系统逐渐走向良性协调发展.城市群西北部(成都、德阳和绵阳)与川南两市(自贡和泸州)的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政府干预和环境宜居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都具有显著影响.④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实施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建设绿色屏障是促进成渝城市群紧凑度与低碳度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3.
晓讷 《劳动保护》2010,(6):44-47
说到云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昆明,想到丽江。昭通,提起它,人们不是特别熟悉。昭通地处川滇黔的交界处,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云南北大门”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四大中心城市辐射的文汇地带。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正在成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是内地入滇乃至南下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区位优势逐步凸显中。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出发,以灾害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山东沿海地区海水侵染灾害的现状、特点、危害、灾害成因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提出了采取综合措施防害减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达到的目标,进而从开源节流、防治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沿海经济区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沿海地区海水侵染灾害,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变环境,生态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5.
《环境科技》2008,21(6):F0003-F0003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论坛于2008年11月26~28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河南省开封市,江苏省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徐州市等10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16.
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是制定及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核心要素之一。本研究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2014年洞庭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水量情况,核算了主要入湖河流总氮、总磷通量,并结合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污染物排放情况,详细分析了洞庭湖总氮、总磷的来源,以此为依据界定了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结果显示,洞庭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贡献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之外地区,通过四水、三口排入洞庭湖为主。基于此,本研究建议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的主体省级层面应为湖南省和湖北省,而省外层面则为国家作为补偿主体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成都的日报《新新新闻》和重庆的日报《新蜀报》为例,通过两份报刊的内容分析民国时期地处内陆的成渝两地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成渝两地报业发展的异同。两份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日报给当今成渝两地的报业发展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8.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2,(10):5-5
河北: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河南:加强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湖南:维护库区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0.
为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利用分形模型,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的集聚维、网格维和关联维。研究表明:(1)南昌市和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核心作用明显(集聚维数分别为1.042 5和1.151 6),前人认为该区域城市体系具有双核结构特征,集聚维数的测算从城市自组织演化角度印证了该论点;(2)研究区城市体系在空间上以线(如公路、铁路)为轴线展布(容量维(1.035 6)、信息维(107)、关联维D→1),区域内各主要城市之间通达性良好(牛鸦维数比Q=0.941 6);(3)区域内城市体系系统演化动力比较单一(D1≈D0),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明显受到鄱阳湖平原水陆生态系统的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