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7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安全科学   36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15篇
综合类   2100篇
基础理论   364篇
污染及防治   133篇
评价与监测   301篇
社会与环境   326篇
灾害及防治   18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5—2015年拜泉县RSEI从0.645增至0.851,增幅为31.9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总体上生态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拜泉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78升至4.87,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部和南部乡镇的变幅大于北部,中部基本保持不变,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均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绿度逐渐成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向作用的重要指标,说明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主导作用.研究显示,RSEI能够综合刻画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拜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992.
东莞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莞市8座水库共计60个底泥剖面中的Cd、Hg、Zn、Cu、Ni、As、Pb、Cr 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与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底泥重金属含量普遍存在表层>中层>底层的关系,表明近期内水库水体污染较重,尚未完全切断污染源。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8座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指标大部分已处于Ⅳ级污染状态,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为:Cd?Zn>Hg>Ni>Pb>As>Cr>Cu;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8座水库均表现出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d?Hg?As>Pb>Ni>Cu>Zn>Cr。  相似文献   
993.
将人体健康作为风险因素之一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其风险路径分析过程表现模糊,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建立了VCH(Vulnerability&Capacity&Health)地下水污染风险模型,其特点表现在包含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和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且模型风险路径计算过程清晰。为了验证该文提出的VCH模型的合理性,该文以富平热电厂厂址附近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采用该模型风险计算方法评价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整体处在较低风险等级以下,且处于较低风险等级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01%,而中等风险仅占3.67%,研究区其余部分均为低风险,该次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地下水规划利用提供依据。另外,该模型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林地施用混合堆肥产品的安全及功效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选取紫穗槐为研究对象,将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以3种比例(GF(纯园林废弃物)、SGA(V(污泥)∶V(园林废弃物)=1∶3)、SGB(V(污泥)∶V(园林废弃物)=1∶1))进行混合堆肥,每种堆肥产品分别按0、5、10、50 kg·株-1(分别记作CK、T5、T10、T50)均匀施入样地.施肥1年后,于田间采样测定土壤生物活性指标及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混合堆肥产品施用后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GF、SGA和SGB时,SMBC和SMBN均在施用量50 kg·株-1时达到最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酶指数(SEI)总体上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施入GF、SGA、SGB时,各个施肥梯度处理的土壤酶指数较CK分别增加93.33%~186.67%、14.58%~54.17%、119.05%~204.76%.通过主成分分析,依据各处理综合得分情况,不同堆肥产品总体上表现为:SGBGFSGA.施入GF、SGA和SGB,不同处理综合得分均为T50T10T5CK.说明施用堆肥产品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的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南京秋季污染过程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利用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传感器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波长指数(Angstrom Exponent)、火点数据及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卫星数据和来自NECP、MICAPS的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常规气象要素数据,对南京2015年10月、2016年9月两次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次污染过程的AE412-470值(埃斯特朗波长指数α)均高于1,由此判断两次污染均以人为排放产生的细粒子为主.但2015年10月的AE412-470值明显低于2016年9月,说明在2015年10月污染过程中粗粒子所占比重高于2016年9月.结合对后向轨迹的分析发现,南京地区2015年10月污染天气的发生还受长距离输送的影响,污染源主要为来自内蒙古、山西等地的污染型沙尘粒子.研究还发现,较高的相对湿度、较低的地表风速、低混合层高度及贴地逆温等气象条件会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而累积在南京地区,造成该区域在秋季出现较严重的污染天气.  相似文献   
996.
周迪  周丰年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7):1103-1115
论文基于Quah(1997)的分布动态学分析框架,采用扩展的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模型对我国大陆31省份2003—2015年间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3类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检验,随后基于构造的俱乐部趋同指数对俱乐部趋同程度进行测算,最后从空间角度对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1)3类用水效率都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的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会有所缓解,但依然明显。例如工业用水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在5 a后仍分别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概率高达0.808和0.918,可见我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力度亟待加强。2)工业用水效率整体的俱乐部趋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总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效率最小。我国地区间工业用水效率差异的固化程度最严重,部分地区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陷入了“低水平陷阱”,应引起政府的重视。3)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受空间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用水效率的邻近地区对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存在一定影响,高水平的邻近地区有积极影响,低水平的邻近地区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高低水平俱乐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集聚特征,因此俱乐部内部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高水平俱乐部内的正溢出作用远大于低水平俱乐部,这使得高低水平俱乐部之间差异进一步拉大,从而促进了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发生。这在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中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化学需氧量与高锰酸盐指数这两个相似而不相同的概念提出后,反映在地面水水质分析评价上就产生了精确与粗略的问题。以往地面水中有机物、还原性污染物的指标是以高锰酸盐指数为依据的,由于高锰酸盐指数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而重铬酸钾法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氧化程度可达到理论值的95%~100%,因此用重铬酸钾法分析地面水反映水体还原性物质与有机物的污染更能说明问题,就分析方法而言,高锰酸盐指数较重铬酸钾法有测试简单、快速、经济的优点。鉴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对高锰酸盐指数和重铬酸钾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相关性,建立关系式,用高锰酸盐指数直接估算COD,达到较直观、准确地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水质类别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及总体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目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计算城市各环境单元的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及其变化率,用比较直观的数字来表示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预警干旱是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从而使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的气候现象。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一)橙色预警标准: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