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5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670篇
安全科学   416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949篇
综合类   6092篇
基础理论   642篇
污染及防治   432篇
评价与监测   510篇
社会与环境   282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结合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 ,分析了各个物理因子对江淮洪水的影响。指出影响江淮洪水的物理因子都是层层相接、环环相扣的 ,它们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洪水成因链。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导致成因链上各个因子的致洪理论都不能完全地自圆其说 ,因而也无法完全确定地用于洪水预测。只有深入探讨洪水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 ,才能提高江淮洪水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82.
983.
在济南市区设11个点位,在不同季节采集大气颗粒物,其中五个点位用六级串级式采样器采集飘尘样。样品分析了40多种元素、非金属和有机物,并分析了不同粒径中苯并(a)芘含量。应用富集因子计算并提出富集值大干5(EF>5)为污染富集的论点;摸清了济南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粒径分布规律;用化学质量平衡(CMB_7)法探寻了颗粒物来源。  相似文献   
984.
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及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 ,设计了由 11个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模型 ,对湖北省 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 ,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对此 ,文章从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 3方面 ,提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985.
本文用1年中GC法测定空气中苯浓度的数据,求出校正因子,总结出经验公式,使分析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控制在15%之内,使分析工作简化、快速.  相似文献   
986.
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沈旻嘉  郝吉明  王丽涛 《环境科学》2006,27(8):1473-1478
应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2002年度全国加油站VOC的排放量.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人口等各方面因素后,通过调整现有的活动水平估算了未来20a内全国的燃油消耗情况,以及VOC排放的增长趋势.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加油站VOC排放量为187.6×103t,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7.5×108元人民币.在维持现有控制水平情况下,到2030年VOC排放量将达到1196×103t,经济损失高达47.8×108元人民币.比较了StageⅠ、StageⅡ油气回收系统以及ORVR的回收效率和成本,并对其可行性和经济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回收技术的引进将会大规模的消减加油站VOC的排放,并且选择性的措施组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相对于StageⅡ回收系统,ORVR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但是ORVR的引进需要比StageⅡ更长的时间,为了达到80%的普及率至少需要11a左右.为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控制要求,可优先考虑StageⅡ回收技术;但是从长期的环境和经济效应来看,ORVR才是最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7.
IVE机动车排放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对IVE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思路,运用IVE模型对北京市不同车型车队的排放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公交车和卡车的排放因子明显较高,特别是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普通轻型车的14和44倍。北京市机动车的CO、VOC、NOx和PM的平均日排放总量分别为2767.4、182.5、353.8和7.1t。对于CO和VOC,普通轻型车的分担率分别为42.0%和34.7%;对于NOx和PM而言,卡车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66.3%和83.0%。此外,比较了IVE模型与MOBILE6模型的方法和计算结果,讨论了IVE模型在我国的主要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88.
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实测与加载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车载排放测试仪,对2辆重型柴油卡车在空载和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通过分析获得了油耗与排放速率的速度-加速度及其工况点的分布,发现高油耗与高排放工况点主要集中在高速加速区域,加载时油耗与排放高值随工况点分布更广;车辆在(30±2.5)km·h-1等速及加速行驶时受加载影响最大,此时加载油耗与排放约是空载的1.6~3.2倍左右;由实测结果发现,卡车Ⅰ和卡车Ⅱ加载时油耗及CO、HC、NOx排放因子分别是空载的1.6倍、3.5倍、1.1倍、1.5倍以及1.2倍、1.0倍、0.9倍和1.5倍,加载对油耗与NOx排放影响最为明显,对HC影响最小,CO影响取决于车辆保养水平;卡车Ⅱ较卡车Ⅰ车型更大,发动机功率更高,相同荷载时受加载影响较小,说明重型车在发动机负荷可承受的范围内合理装载,有助于避免油耗与排放恶化,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989.
杨印臣 《安全》2006,27(4):10-12,16
介绍了根据国情和安全评估需求建立运行裕量评价模型的过程,重点介绍对专家调查表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专家意见综合可信度的概念和计算办法,对类似调查数据处理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0.
耕作制度对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 a田间原位测定,研究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和不同耕作制度对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a只种1季中稻冬季灌水休闲的冬灌田(PF),在水稻生长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21.44±1.77)mg·(m2·h)-1,非水稻生长期为(3.77±0.99)mg·(m2·h)-1,分别大大低于以前文献报道的在西南其它地方观测值;全年CH4排放量以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为主,非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仅占全年总排放量的23.2%.冬灌田N2O排放通量年均值为(0.051±0.008)mg·(m2·h)-1,且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非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仅占全年总排放量的8.1%.在采用水旱轮作制后,冬灌田CH4排放量大大降低,稻-麦轮作(RW)和稻-油菜轮作(RR)全年CH4排放量分别为PF的43.8%和40.6%.但冬灌田改为水旱轮作制后,N2O排放量显著增大,RW和RR的N2O年排放量分别是PF的3.7倍和4.5倍.综合考虑冬灌田在采用不同耕作制度后排放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无论是短时间尺度还是长时间尺度,采用3种耕作制度全年所排放的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都为:PF RW≈RR.在20a、100a和500a时间尺度上,PF分别约是RW和RR的2.6、2.1和1.7倍.冬灌田改为水旱轮作制度后能大大减少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