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61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及时妥善地处理班中的各种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自己独立的工作理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镇定自如地应对风云变幻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I0012-I0013
伴随现代工业发展.城市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并且城市土地也变得越发紧张.地少车多造成停车位数量十分缺乏。例如天津市的汽车保有量截至2013年底已达到260多万辆,而正规停车位只有3—4万个.停车位设置存在巨大缺口。近日我刊记者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走访了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并采访了公司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83.
孔宇  甄峰  李兆中  傅行行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86-2199
智慧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影响着人地关系,而智能技术作为智慧社会崛起的主要动力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改变着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与治理模式,也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规划编制中,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在技术层面也有很多实践,但缺少对智能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思考。基于“生态文明”基础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对传统规划编制与当前智能技术应用梳理的基础上,从智能感知与收集、智能分析与处理、智能评估和智能决策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全流程的智能技术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框架,以适应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辅助编制更合理、科学、智慧的方案。  相似文献   
84.
公众参与对河长制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以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河长制APP、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的技术治理模式凭借其交互性、便捷性、开放性等优势,赋予了公众更加广泛、自主、充分的参与权,被认为拥有增进公众治水参与的巨大潜力,但这一潜力如何在河长制政策执行中得以兑现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嵌入性理论和公众参与理论出发,聚焦数字化与河长制背景下的公众治水参与,将公众参与划分为侧重于前端治理的建言献策和后端治理的举报投诉两类,利用江苏、湖北、陕西、河南、宁夏5省份1635个流域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嵌入对公众治水参与的影响及机制,并进一步运用条件混合估计法(CMP)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①河长制视域下技术嵌入对公众治水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前端公众建言献策,还能够增强后端公众举报投诉,即使采用不同样本、不同方法重新估计后,这一实证结果依然显著成立。②技术嵌入对公众治水参与的促进作用依公众技术使用权限、河长制推行时间、东中西地区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③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治水形象在技术嵌入与公众治水参与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技术嵌入也能够通过改变公众预期水平这一机制变量,进而促进公众举报投诉,但对公众建言献策未能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和推动公众治水参与和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增强河长制治理效能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5.
元创新乃创新之创新,最能激发各类创新,尤其科技原始创新。 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一些地区、一些国家发生巨变皆起端于创新。实质上,西欧文艺复兴就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场精神文化创新运动,它开创了人类长河中的一个光辉时代,使中世纪文明转变成了近现代文明,并扩展到了北美洲、澳洲。恰在世界发生这一巨大的变革时期,中国落伍了。  相似文献   
86.
《环境保护》2012,(15):50
近日,由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环境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服务环保智慧先行"为主题,受到了环境保护部的高度重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各地市环保局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及海外友人应邀出席。与会人员在论坛上分享了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成果和心得,讨论了各项环境信息化解决方案,探讨了天地空一体化技术、三维仿真GIS平台、物联网、云计算、环境模型分析、环境遥感监测、环境应急无人机、移动执法平台、环境监测设备组件软硬件集成研发等问题的同时,对中科宇图以更高端的技术  相似文献   
87.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  相似文献   
88.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香 《中国安防》2011,(10):100-104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探索一直不断向前推进,在探索的进程中,"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以前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城市中的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而现在,信息技术正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实现巨大变革的条件。"智慧城市"就是主动驾驭这一趋势,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发展愿景驱使下,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应用,努力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城市"。本文针对当前世界各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做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9.
智慧城市"是2008年IBM公司在"智慧地球"基础上提出的延伸概念,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广泛认可与响应。"智慧城市"通常解释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90.
付成双 《绿叶》2011,(12):89-9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环境伦理的反思,"生态的印第安人"遂成为北美社会颇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快乐、无忧无虑、生活在与大自然和谐之中的印第安人的形象,这与西方社会那种恣意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