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1183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实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比较了其对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为4 m3/(m2·h),停曝比为6∶4~9∶1的间歇曝气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9.49%~93.51%和21.12%~24.29%,生物填料上的生物量为265.53~938.63nmol/m3.在保障溶解氧大于4 mg/L的前提下,停曝比大于等于8∶2,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于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且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节省气量60%~80%.  相似文献   
992.
以活性黑KN—B模拟染料废水为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周期换向电源,铝板和铁板为反应电极,对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单位质量染料的能耗进行研究,分析了反应时间、电极电压、换向周期、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初始染料浓度及搅拌速度对处理单位质量染料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相同质量活性黑KN—B染料有效地降低了电能消耗,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能耗大的缺点,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脱色率最高可达99.62%,此时的电能消耗为24.71kW·h/kgdye。  相似文献   
993.
窦娜莎  王琳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0):2117-2124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第三代生物膜法代表工艺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BAF)中滤料表面细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从16Sr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了50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约1.5kb),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对比.结果表明,BiostyrBAF系统中的细菌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有41个克...  相似文献   
994.
曝气生物滤池好氧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邓康  黄少斌  胡婷 《环境科学》2010,31(12):2945-2949
采用某钢铁厂含氮废水,利用生物滤池工艺,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溶解氧、碳氮比对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富含好氧反硝化菌的富集菌液进行挂膜,16 d基本完成挂膜,脱氮率90%.当溶解氧较低时(DO为1.5~4.2mg/L),随着溶解氧的增大,反硝化效率提高,其中以DO为3.5 mg/L时的效果最好,脱氮率为95.4%.随着曝气量继续增加,脱氮率有所下降,当DO为8.0 mg/L时,脱氮率仍有44.8%.可推断系统中有好氧反硝化菌,存在以O2作为电子受体的好氧反硝化现象.随着碳氮比(COD/N)增大,反硝化效果提高.当COD/N为6~7时,基本能够满足反硝化所需碳源.此时脱氮率大于96%,亚硝态氮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几乎没有积累,COD去除率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曝气生物滤池进水COD浓度对NH3-H去除效果的影响,选取污水厂现场进行实地研究。将反应器进水COD浓度划分为5个水平:70~90 mg/L、90~110 mg/L、110~130 mg/L、130~150 mg/L、>150 mg/L,测定上述各个水平下的NH3-N去除率并进行反正弦转换后,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力负荷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与NH3-H的去除率密切相关,当进水ρ(COD)<90 mg/L和>150 mg/L时,NH3-H去除率较低;而当进水ρ(COD)为90~110 mg/L时,NH3-H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6.
以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对运行规模为1×104m3/d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挂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根据滤料表面生物相变化判断生物膜是否成熟;氨氮与COD的去除率不宜作为本次研究判断挂膜完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7.
沸石-陶粒BAF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沸石-陶粒BAF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CODMn、氨氮、UV254、浊度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填料高度、水力负荷、气水比等因素对沸石-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2~4.8 m3/(m2·h)、气水比为1时,CODMn、氨氮、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随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ODMn、UV254、浊度的去除在最初的440 mm内最为显著,而氨氮的去除在220~440 mm范围内较明显; 在气水比为1,水力负荷分别为1.2 m3/(m2·h)、2.4 m3/(m2·h)和4.8 m3/(m2·h)时,CODM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38.62%、32.23%和25.37%,较合适的水力负荷为1.2 m3/(m2·h); 在水力负荷为1.2 m3/(m2·h)、气水比由0.5增为1时,CODMn的平均去除率由26.34%增为36.31%,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由78.15%增为94.4%,当气水比增大为2时,CODMn、氨氮的去除率增加很少,合适的气水比为1.研究表明,沸石-陶粒BAF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效果良好,且所需的填料高度小,气水比低.  相似文献   
998.
采用UV/H22/微曝气工艺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降解与矿化进行了试验研究.该工艺是在UV/H2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微曝气在UV光照射下产生了一定量的O3,提高了·OH的发生率.本试验研究了UV光强、H22投加量以及pH值对BPA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光强的增大,BPA的矿化速率呈线性增加;当H22投加量由5 mg/L增大到20 mg/L时,BPA矿化速率常数k由0.003 2上升到0.025 0;当pH为6.68时,在相同条件下BPA的矿化效果最好.在同一工况条件下,UV/H22/微曝气工艺降解BPA的速率远远大于其矿化速率,分析得出在开始反应阶段BPA首先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小分子有机物逐步被矿化为无机物.  相似文献   
999.
该文建立了一套中试规模"厌氧/缺氧/短时好氧(A2O)-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日处理量19.2 m3/d,考察了BAF池硝化负荷对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该工艺由A2O池、中沉池和BAF池三部分构成,其中,A2O段HRT为4.0 h,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1∶2∶1;BAF池最初只有1座,后来改为2座,硝化负荷从0.8 kg NH4+-N/(m3·d)降至0.4 kg NH4+-N/(m3·d),硝化液回流比100%。结果表明,随着硝化负荷的降低,系统去除效果明显改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从66.2%和51.7%提高到88.0%和69.9%,SS去除率也从55.6%升至82.3%;COD去除效果保持稳定,平均去除率82.5%。可见,BAF容积负荷是影响A2O-BAF工艺处理性能的关键参数,将硝化负荷控制在0.4 kg NH4+-N/(m3·d)可保证系统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某县污水厂规模1.8万m3/d,采用CASS工艺进行城市污水处理,通过对污水曝气时间、污泥回流比、DO浓度、MLSS等条件进行控制,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要求,工艺对该污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其他CASS工艺运行情况相比,该厂CASS工艺设定曝气时间长,能耗高,宜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调节设备运行台数及曝气时间,实现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