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草甘膦曲霉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霉B21可利用草甘膦为唯一碳源或磷源生长.在pH6.0、300mg/L草甘膦和7g/L葡萄糖组成的共基质底物系统中,草甘膦降解率可达97%.曲霉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生长进入减速期后开始快速降解草甘膦.应用分批补料培养方式,在底物浓度恒定条件下研究草甘膦底物抑制降解动力学模型,假设草甘膦和降解酶络合形成五元底物-酶复合物,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其生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42.
氧化乐果曲霉降解特性和中间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氧化乐果和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曲霉G21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开始快速降解氧化乐果,高浓度氧化乐果抑制了曲霉G21的生物降解活性.GC-MS分析表明,曲霉G21降解氧化乐果的主要中间产物为O,O,S-三甲基磷酸酯,氧化乐果降解率提高不会导致该有毒中间产物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43.
为了利用廉价材料规模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以味精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质,对酱油曲霉的摇瓶连续培养和发酵罐连续培养进行了研究。摇瓶中以5%的接种量进行连续培养,最适温度在30~33℃之间,每6 h替换一次新鲜废水培养基,5次替换新鲜废水培养基后最大絮凝率仍达到97.8%。在发酵罐扩大连续培养中以5%的接种量接种后经过9 h预培养达到稳定生产絮凝剂后,以4 mL/min的补料流量进行连续培养,生产的絮凝剂产量达到2.392 g/L,且最大絮凝率为98.1%。生产36 h后对发酵系统中菌体进行稀释,使菌体量保持在50~200 g/L之间可持续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44.
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PB实验)对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利用甘蔗渣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的8个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出影响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絮凝剂质量和产量的显著性因素,并对显著性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优化酱油曲霉利用甘蔗渣分泌絮凝剂的最佳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K2HPO4、还原性糖质量浓度、培养时间是影响菌体生长的显著因素,培养基的初始pH是影响絮凝率的显著因素,还原性糖质量浓度、(NH4)2SO4是影响絮凝剂粗产量的显著因素。对显著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为甘蔗渣的酶解液(还原性糖质量浓度(13.67±0.54)g.L-1),4 g.L-1的硫酸铵,pH=5,于30℃培养60 h。  相似文献   
45.
利用植物载体丝瓜瓤对无花果曲霉进行固定,并对直接冻黄G进行脱色研究。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菌龄、温度、pH、转速对直接冻黄G的脱色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龄菌丝脱色效果最佳,该菌在30℃、pH6.0.90r/min的振荡条件下,经12h它对直接冻黄G的脱色达到最佳效果。固定化细胞经8次脱色后,脱色率仍达94%以上。因此用丝瓜瓤固定无花果曲霉对处理染料污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无花果曲霉对铅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董新姣  潘瑞通  林宣兴 《四川环境》2002,21(1):12-15,22
本文研究了无花果曲霉对Pb2+的吸附能 力和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菌丝球 与Pb2+的接触反应时间、Pb2+浓度、原初pH值,温度。结果表明:温度对吸 附影响不大,该菌丝球吸附铅的最佳pH范围为4.0~5.0,Pb2+浓度在20mg/ L~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8.927mg/g~22.120mg/g。吸附进行10min, 吸附量已达到最终吸附量的79.66%,在吸附进行3h以后趋于平衡。在20mg/L Pb2+浓度时,其吸附过程符合方程:R=Rmax×T(Km+T)。  相似文献   
47.
寄生曲霉产生絮凝剂的培养条件及其絮凝特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从霉菌中筛选得到一株絮凝性较强的寄生曲霉(Aspergilusparasiticus).通过条件试验,确定寄生曲霉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蔗糖作碳源,NaNO3或脲或谷氨酸作氮源,初始pH为3.0,温度为28℃,摇床的转速为140r/min.寄生曲霉在酸性条件下对高岭土具有很强的絮凝性,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验室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株Aspergillus M-25,经初步鉴定为曲霉属.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找出其最大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查氏培养基培养,初始pH值为5.0,转速为140 r/min和水浴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能产生高效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7.15%.   相似文献   
49.
以D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乙酸酐乙酰化后得到N-乙酰DL-苯丙氨酸,利用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立体结构专一催化水解N-酰基-L-氨基酸的酰胺键的特点,分别得到L-苯丙氨酸和N-乙酰D-苯丙氨酸.通过结晶法分离两者后,N-乙酰D-苯丙氨酸经6 mol/L HCI水解得到D-苯丙氨酸.由此拆分DL-苯丙氨酸得到光学纯度分别为98%的L-苯丙氨酸(收率84.8%,以原料N-乙酰-DL-苯丙氨酸的0.5倍摩尔量为理论产率)和92.3%的D-苯丙氨酸(收率89.5%).参22  相似文献   
50.
微生物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酱油曲霉发酵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的脱水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浓缩污泥有较好的脱水效果,调理后的污泥比阻可降至8.9×1011m·kg-1,显著地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对照样相比,脱水率提高了7%,含水率降低了6%,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污泥体积的5%、干重质量浓度为5.8mg·l-1时,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污泥脱水率从75.6%提高到82.6%,污泥含水率从82.4%降到76.4%.微生物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10mL116mg·l-1微生物絮凝剂和6mL 1g·l-1PAM复合使用时,污泥的脱水率为82.9%,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