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常规的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主要使用不规则块状补植技术进行整地处理,易受林木覆盖度影响,导致造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即进行苗木选择与精细整地处理,优化混交造林栽植抚育过程,从而完成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在不同带状混交林宽度下的林木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证明设计的混交造林方法的造林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年龄序列(2 a、3 a、4 a、5 a、6 a)桉树人工林土壤三种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Fe、Mn、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强烈受土壤酸度的影响.土壤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全K、全ca、全Mg等大量养分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C、全N、全P的相关性不明显(0~20 cm表层土壤的Zn除外).总的来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桉树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 a生桉树人工林各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Fe、Mn、Zn含量分别比2a生林分下降13.7%~21.8%、55.6%~57.2%和71.0%~73.2%.在当前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下,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应增施有机、无机肥和Fe、Mn、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有效控制土壤地力衰退和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3.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因地域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问题。长江上游山区本质属于受干扰山地系统,生态恢复需从多尺度和多角度入手。作为一个契机,退耕还林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持续性和生态性上存在着矛盾和统一,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针对岷江上游区域,在分析了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讨论了人工林种植后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抚育较好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指数增加,人工林需要加强人为的干预,并根据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指出了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4.
碳汇林具有碳汇价值和木材价值,最佳轮伐期是影响碳汇林收益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以浙江省苍南县桉树碳汇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同时考虑碳汇价值和木材价值的最佳轮伐期模型,并利用桉树生长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系统地分析了纳入模型的碳价格、贴现率、木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等四个变量,在不同情境下,对碳汇林最佳轮伐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上述变量对碳汇林收益净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价格为55元/t、贴现率为5%、木材价格为700元/m3和劳动力价格为100元/工日时,桉树碳汇林最佳轮伐期为8年,单位面积收益净现值为99 053.80元/hm2,其中碳汇收益净现值只占8.60%;此外,碳价格、贴现率和木材价格对碳汇林最佳轮伐期负相关,而劳动力价格与碳汇林最佳轮伐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75.
论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利弊及对策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随着杉木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而炼山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国家“七五”攻关子课题《炼山对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影响机理及计量评价研究》连续10a定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炼山对采伐剩余物、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杉木生长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对炼山利弊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对变革传统杉木经营制度、可持续利用南方山地资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桉树成林无性系转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两年的桉树成林无性系转化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成林无性系之间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夏季扦插成活率高于秋季,且生根时间短,便于管理;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对桉树扦插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以ABT(1号)生根粉100PPM浸泡3小时为最佳;不同年龄的枝条对桉树扦插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扦插成活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77.
根据台地植被恢复示范工程实施结果分析,提出了滇池流域台地植被恢复应在先锋群落稳定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的乡土树种,采取多种建设措施进行合理配置,缩短其恢复周期,按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提出在配置先锋群落时,要兼顾灌木层和草被层的生长;(台地)果园的开发必须注重地被植物的建设,林分结构较差的人工林群落应进行必要的改造,提高森林生态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78.
79.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纯林与混交林叶凋落物的质量损失过程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作用。结果如下:(1)云杉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即土壤动物主要在分解前期发挥作用,其中,大型土壤动物早期以植食性的蛴螬为主,中期以捕食性的石蜈蚣为主,后期以腐食性的马陆为主;中小型土壤动物始终以螨类、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相关分析表明线虫数量与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性最大,大型土壤动物次之。(2)云杉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即土壤微生物主要在分解后期发挥作用,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数量与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性大于细菌和放线菌。(3)云杉纯林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混交林,其中分解3、15、21、24个月时,纯林小孔径分解袋失重率分别为混交林的65.51%、95.73%、98.91%、94.8%,大孔径分解袋失重率分别为混交林的89.83%、92.95%、98.13%、97.13%,即,两类林分小孔径分解袋及凋落物分解前期失重率差异更为明显,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既受底物质量的影响,也和参与分解的土壤生物有关,其中与线虫、大型土壤动物及真菌的数量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80.
山西高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对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样地3个取样尺度(4、2、1 m)土壤呼吸(Rs)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运用传统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Rs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传统统计分析表明:Rs及其它相关因子的空间变异均属于中等变异;Rs与10 cm、1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T10、T15)和全氮(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含水量(Lm)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碳/氮比(C/N)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T5)、土壤水分(Ws)、凋落物量(Lw)和全碳(C)相关性不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Lm、T10、N和Ws这4个因子能解释土壤呼吸空间变化的36%.地统计学分析表明:Rs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39.5%,结构因素占60.5%,气候、地形、土壤等结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不同土壤指标的变程不相同,Rs和T10的变程差异不大,在25 m左右;土壤各指标的分维数大小依次为:Lw(1.95)=C/N比(1.95)N(1.91)C(1.89)Rs(1.78)Lm(1.77)Ws(1.69)T10(1.42).Rs的空间分布模式与T10、Lm、C和N的空间分布模式较为一致,而与Ws、C/N比的空间分布模式不同;在同一置信水平和估计精度下,不同土壤指标的必要采样数量不相同,取决于该指标的空间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