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政府与农户的动态博弈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补偿问题。通过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构建退耕还林动态模型,从补偿的角度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程可持续性建议,即:①对生态林和经济林实行差别补偿;②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补偿标准;③延长补偿期限,实行分年度对农户进行不同数量的补偿;④对工程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户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涉及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的内容,在对其具体内容和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论文系统地解析了生态足迹概念,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账户框架建立的假设条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生态足迹最近的国际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中容易引起误解和疏忽的两个问题:化石能源用地的处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在此基础上,从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化石能源的处理和“利息”的处理两个角度评价了生态足迹方法的局限性。同时从贸易的处理缺乏可持续性基础,忽视国家和区域尺度上空间地理情况的差异,忽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产“利息”流的积累和储存,忽视自然资产存量的状况四个角度,分析了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将生态足迹分析还原到IPAT等式,并从热力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现有生态足迹分析政策建议少并且雷同、及其政策建议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质价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巢湖湖滨带水生植物消失的问题,提出浅水区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并开展工程示范。该技术框架依据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需求,针对不同区域湖滨带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进而集成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湖滨带环境并恢复水生植被。根据该技术框架实施中试工程,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面积5万m2,使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加70%,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该技术为巢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项目结束停止补贴后长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重庆万州退耕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方法首次就补贴期后的农户退耕还林态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户在补贴结束不会再继续为退耕还林做出努力,项目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对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较高、非党员和非农就业的户主在补贴期后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劳动力较多、年人均收入较低、退耕面积较大和还生态林的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结论建议在现有的直接经济补偿结束后,尽快建立与生态服务提供紧密相连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非货币性补偿方式保障退耕农户的利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得到的数据,对张掖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退耕还林(草)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较好”;2002—2004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三年内给农户带来了17229.62万元的纯收入;通过三年的退耕还林(草),能增加植物碳量累积(NPP)170658.11t,NEP总量增加44544.94t。同时,还针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增加退耕还林(草)面积,在今后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安排合理的还草面积,增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配套费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文旨在提高重启的退耕还林项目生态、经济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1理论研究。利用丁伯根和丁伯根-博弈纳什均衡理论,分别从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和县级政府政策执行视角,讨论现有退耕还林政策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效搭配的存在性。2实证检验。论文首先利用贵州省既属(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区又属第二次石漠化调查区的64个县(市、区)作为样本检验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用"石漠化改善率"作为项目生态目标的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生态目标实现是有效的,而用"县域2005年参与退耕还林项目的农户在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作为项目的经济目标进行检验的有效性未通过检验。接着,论文利用贵州省晴隆县多政策配套实施退耕还草项目的结果来检验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用"植被盖度"、"土壤冲刷量"和"径流量"三个指标来反映项目的生态效果并利用观测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草项目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果。用晴隆县实施退耕还草项目乡镇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指标反映项目经济目标,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经济目标实现是有效的。3研究结论。从政策设计角度看,退耕还林项目无法通过自身有效地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目标;从县级政府政策实施的角度看,若县级政府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能整合性地配套相关政策,则项目存在"有效政策搭配",即项目可同时有效实现生态、经济双目标。因此,在县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增加生态考核指标,进而在县级层面通过政策搭配谋求退耕还林多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显得现实与可行。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研究区域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时空差异特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人地矛盾问题.本文以生态足迹作为生态压力的表征指标,在测算各省区典型年份生态压力的基础上,分析1980年以来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空间溢出及空间均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区域人均生态压力园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明显梯度,高水平区域的生态压力较大,低水平区域生态压力增长幅度较大;②生态压力空间溢出效应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距,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低水平区域的生态空间处于"被掠夺"的境地;③区域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总体上处于"高度均衡"与"相对均衡"状态,但生态基尼系数有明显上升趋势,由区域发展差异引致的生态占用不公平倾向令人担忧.文章提示,高水平区域应该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中低水平区域<或资源输出区)进行合理的补偿,以降低各区域在生态空间占用方面存在的不均等性.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旨在治理水土流失、防御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生态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但是,其对农户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使用文献析出法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分析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户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该工程是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上,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退耕还林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退耕还林没有造成劳动力转移"。我们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总的来说这一科学问题在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常造成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为研究工程扰动对景观的影响以及采取修复措施后的景观生态效果,以向家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例,以工程扰动区的航空摄影图像分析和野外样地调查为手段,分别针对工程区域在被扰动前(2004年)、扰动后(2006~2007年)和进行恢复重建之后(2008年)的3个代表年份展开了区域景观变化及现有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景观恢复效应的研究。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和景观形状指数4个参数,量化分析了向家坝工程建设区整体景观结构特征,包括不同阶段景观格局变化、景观斑块类型面积与斑块数量变化、斑块破碎化和斑块形状变化,以及各年份景观指数和各景观类型破碎化指数变化等。此外,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角度,提出了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将来实施生态恢复重建的对策措施。其中特别强调扰动区今后的生态恢复工作应在科学规划扰动区景观格局和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景观连接性的建设,同时不断改善群落结构和丰富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退化植被恢复和重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提出了人工恢复和退建退化山地植被的基本方法论。退化山地植被和重建必需以兼顾退化 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型植被为目标,阐述了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的九项生态学原理和芾项技术方法,介绍了诊断一玫方案一物种选择-各种植物 群的设计及其组合与实施-监测和进一步优化调控等基本人工恢复和重建退化地山植被的步骤。该方法论已在岷江上游的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岸线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生态修复的关键所在。基于对长江岸线资源的系统调查与评估,发现了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生态变化与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借鉴莱茵河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于维护重要水源区水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汉江上游的陕西省石泉县饶峰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小流域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小流域治理区域进行精细划分。研究表明饶峰河小流域可划分7个不同的治理区域,分别为:生态修复区、坡耕地修复区、坡面治理区、坡耕地治理区、农田治理区、村镇综合治理区及河(沟)道周边整治区。根据各区域的污染产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各区域治理方向,并进行治理措施配置。该研究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精准治理提供一种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在大尺度范围的长江上游开展生态敏感性研究,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在系统、翔实的辨识和分析长江上游区重要生境和生态敏感区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方式,筛选、识别和构建了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敏感度的计算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图形数据库相关联,生成基于各评价单元生态敏感性专题评价成果图,从而揭示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为开展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制约因素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长江上游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分别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74.14%、6.76%、8.25%、493%和593%。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区生态敏感性最高区域,其次是长江上游干流区和赤水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重点分布于上游区,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利用中需重视对各类生态敏感区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5.
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地,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莱茵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代表,沿岸各国建立协作机制,整治污染,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过程,如今的莱茵河生机盎然、重现美丽。通过综合介绍莱茵河流域曾经经过的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过程,针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行动,提出借鉴莱茵河治理模式与发展经验:(1)打造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平台,建立“长江保护委员会”;(2)加强流域整合管理,明确流域治理目标,制定“长江保护行动计划”;(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各方利益;(4)积极鼓励政府、民众和企业参与,形成保护长江的共识与合力;(5)从源头治理污染,提升水质;(6)建立完整的全流域监测方案;(7)完善生态修复模式,以期对我国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莱茵河;流域管理;生态治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空间分异与管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石漠化演变态势遏制了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需要。为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加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工作,遏制贵州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研究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针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等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依据《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2015-06)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贵州省石漠化敏感性现状,划定石漠化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定量揭示贵州省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现状及地域分异,并根据贵州省石漠化治理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2011年贵州省石漠化敏感性以强度敏感性为主,面积达36 227.83 km~2,占全省喀斯特地貌面积的32.23%,总体分布规律呈条带状分布;(2)通过叠加分析得出石漠化敏感区的空间分布与石漠化现状有一定关系,表现为除去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不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之外,已石漠化土地与中度以上敏感性所占面积比例变化趋势呈正相关。(3)贵州省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面积达6 814.25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87%;主要由破碎斑块组成,较集中分布于贵州北部、南部及西部地区,其中遵义市、毕节市以及黔南州面积最大、最集中;(4)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的管控措施应实施治理与保护并行,主要以保护为主,同时,加强石漠化敏感区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保护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生态潜力及其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能够反映某区域内生态功能的综合潜力,研究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可望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因此选择本流域的云南省部分地区进行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与变化研究。首先,对流域内各植被类型进行生态潜力的分级与打分;然后,采用1996与2006年的TM遥感数据,制作了流域内的两期植被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生态潜力图;最后,根据流域内10年期间的植被类型变化面积,计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的变化量。分析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变化最大的为中、东部地区,而该地区正是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研究成果一方面可望加强人们认识流域内植被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以及植被的发展和破坏趋势;另一方面为流域内植被的恢复方向和重点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赤水河流域位于川、滇、黔3省接壤地带,流域面积 18 932 km2,流经贵州、云南、四川的13个县市。目前,赤水河流域依然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水质最好的一级支流。促进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地区在进行流域管理的难题。通过研究发现,赤水河流域上、中、下游具有显著的产业特点。上游主要以煤电行业为主,污染大,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中游以优质白酒为主导的轻工产业为主,但政府发展规划上却突出了重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下游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开展了初步规模的自然生态旅游,但在产业发展上受到上、中游地区的严重影响和限制。因此,流域的产业发展对整个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很大,而现行的流域管理却忽视了产业布局的整体考虑。通过赤水河流域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综合流域管理的思想,提出建立全流域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的策略,把流域的环境特点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促进流域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保、退耕工程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是可持续发展思维方式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两大工程顺利推进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因素:(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3)加强恢复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制定科学的工程评估和监测标准;(4)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5)完善工程机构建设;(6)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办法。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地区,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重点实施区。首次利用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采取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定量化的分析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对流域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金沙江流域年均NDVI在波动中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速率最快的是农田植被,增加趋势最显著的是灌丛植被;季节平均的NDVI空间分布与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不同季节NDVI的变化趋势也存在空间分异性,春、夏、秋和冬季金沙江流域NDVI呈增加趋势的像元分别占总像元的1650%、830%、1170%和1403%;春、夏和秋季都是灌丛NDVI的增加占主导地位,冬季则是草地NDVI的增加占主导地位。基于分析,在“长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综合治理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金沙江流域环境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