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08篇
安全科学   271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904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213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的LDO稳压源.其特点是采用0.35μm标准的CMOS数字工艺,采用弱偏置电流,使电路中的主要功能MOS管都工作在亚阈值状态,结构简单、低功耗以及电压温度稳定性好.在spectre环境下仿真表明,该LDO稳压源有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3~8v),较低的输入输出压差(10mV),并且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在20μw左右.  相似文献   
142.
我国"十五"规划中提出两个重要的量化指标:(1)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比2000年翻一翻;(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143.
1 基本情况 1.1 事故井基本情况介绍 高18-21井组位于某厂某作业区高52区块09井区,开采长10油藏,该井组共有7口油井和3口水井.长10油藏从2008年初开始开发,同年11月开始注水.截至2013年7月,已开发油井168口,日产油611t;注水井开注47口,日注水577m3.主力层位埋深1 650m,原始地层压力13.05MPa,压力系数0.79,地层饱和压力10.78MPa,原始气油比116.9m3/t,溶解气主要含量为C1、C2、C3,总含量为90.9%,无H2S和CO气体.  相似文献   
144.
以序批式动态膜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温度为19 ~ 21℃,MLSS为3~5g/L;好氧阶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4 mg/L,厌氧阶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0.5 mg/L;水力停留时间共12 h,其中好氧阶段8h,厌氧阶段4h.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N和NH4+-N质量浓度分别为250~300mg/L、103 ~ 156 mg/L和92~140 mg/L时,反应器对上述污染物表现出较高且稳定的去除效率,COD、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6.15%、82.16%和90.13%.同时,反应器系统中污泥的比硝化速率与常规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相比较高,以NH4+-N的降解量计为0.101 d-1,以NO3--N的积累量计为0.091 d-.  相似文献   
145.
为全面、深入认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征、海洋产业结构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条件,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渣排放量、万元GDP能耗、岸线利用率、人均可开发海域面积、人均海岸线长度、海洋初级生产力、污染海域占海域总面积的比例、生物多样性指数、人口密度、人均海洋经济产值、GDP年均增速、科研与开发投入和环境保护支出等压力、状态、响应3类14个指标,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承载指数和压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承压比则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优化黄河三角洲产业空间布局、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发展新兴生态产业、保护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环境、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海洋资源进行高效集约利用等提高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6.
针对综放孤岛工作面采空区漏风引起浮煤自燃的问题,以天池矿102综放孤岛工作面的应用为例,采用热重实验和热解动力学分析法进行FR-1阻化泡沫防灭火技术研究。对102工作面的煤样在阻化前后进行热重实验,通过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阻化后进、回风巷煤样失水阶段的活化能分别增加了1.63倍和3.21倍;氧化增重阶段活化能分别增加了1.53倍和1.43倍,燃烧阶段活化能降低。现场应用发现,FR-1阻化泡沫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堆积性,采空区的CO浓度不断下降并最终降到0ppm。研究结果表明,FR-1阻化泡沫能有效提高煤的失水活化能,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能有效防止综放孤岛工作面的采空区自燃。  相似文献   
147.
中国森林凋落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中国森林凋落叶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数据库,分析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已报道的中国森林凋落叶氮(N)、磷(P)浓度及其相关变量,探讨地理因素(纬度,LAT)、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MAT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叶特性(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对中国森林凋落叶N、P和N/P的影响.结果显示,N浓度和N/P随LAT的升高而降低,P浓度随LAT的升高而升高;N浓度和N/P随MAT和MAP的升高而升高,而P浓度随MAT和MAP的升高而降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N浓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树种P浓度比常绿树种高53%,而N/P比常绿树种低57%;相反,阔叶树种N浓度比针叶树种的高37%,而P浓度和N/P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中国森林凋落叶N、P及N/P受环境因素和叶特性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凋落叶P浓度和N/P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为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物质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太原市大气PM_(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49.
加载减速法(LugDown)测量被测车辆处于100%、90%和80%VelMaxHP三个速度工况下的排气光吸收系数(k)和100%VelMaxHP速度工况下的最大轮边功率值(MaxHP),数据内涵增强,统计分析较为复杂。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根据LugDown法排气控制指标与测量数据特点,提出了排放最大值均值和功率比值统计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广州市柴油车LugDown法排气检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0.
为考查隧道火灾烟气越过顶部障碍物时关键流动参数的变化及其对人员疏散和防排烟设计的影响,采用盐水试验研究不同障碍物高度与火源热释放速率下,火灾烟气越过隧道顶部障碍物后发生密度跃变的条件,并获得质量卷吸比与密度跃变前后烟气层厚度比等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顶部障碍物的出现可使其下游的火灾烟气弗劳德数(Fr)突增至1以上而后再骤降至1以下,即从超临界状态转变为亚临界状态,这是诱发烟气密度跃变的原因;该跃变过程造成烟气卷吸大量空气,烟气厚度增大。障碍物的高度是影响烟气密度跃变特性的关键参数,密度跃变后与跃变前的烟气厚度之比、跃变前后Fr之比以及质量卷吸比均随障碍物高度增加而增大;当障碍物的无量纲高度超过0.267后,上述3个参数随障碍物高度增加而减小。障碍物下游的烟气密度跃变产生的质量卷吸比可能超过0.3,且高于既有理论模型计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