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绿色视野》2012,(11):23-24
巢湖污染缘何久治不愈?区划调整后治巢又该如何出招?巢湖"变清梦"还要"梦"多久?这是一个个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命题。着眼现实,长期以来,对于巢湖污染的成因以及如何治理的声音很多。有人认为巢湖的地质很特殊,高含磷地质是"主凶"。有人认为巢湖污染是城市的急剧扩张建设,湿地破坏,湖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所致。又有人认为工业污染并非主流,罪  相似文献   
22.
原生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量水堰方法测定了一个原生常绿阔叶林小流域的侵蚀量。该小流域在当地属较陡的类型,面积14.4ha。1986至1990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每年沉积在量水堰静水池和沉砂池中的沉积物约为530至1820kg,每年由堰口流出的侵蚀量估算为500至2950kg,故每年的全部侵蚀量约为1030至4770kg,平均每公顷约为70至330kg,其中有机物约占15%。根据观测结果分析,每年侵蚀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降水强度。遇有暴雨和大强度降水较多的年份,侵蚀量明显增大。此外,侵蚀量主要来自地表流。由于常绿阔叶林下土壤的透水性很好,估计小流域97%的降水是先渗透到土壤中,故其侵蚀量很小。  相似文献   
23.
我们在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对山地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的测定(一年连续),并据此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质地主要为壤质粘土和粘壤土,容重小(0.88—1.29),孔隙度大(51.7—65.4%),透水速度快(17.4—142.8ml/min),最大持水量高(占容积50.6—58.2%)。土壤排水良好,水分充足。水分含量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30%以上。变动范围:0—15cm土层,26—56%;15—30cm土层,26—45%;30—50cm土层,26—45%。我们用透水速度和最大持水量来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并与丘陵红壤进行比较。结果是:土壤的透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3—5倍;贮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138—145%;吸收雨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219%。  相似文献   
24.
本文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大气CO2气体交换测定装置。本装置在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测定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来,适用于森林地带无交流电源,效能运输不便的地区,利用便携式CO2红外线分析仪和粉尘采样器替代气泵,具有经济,轻便,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毛竹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生态位空间分割法,分别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测定毛竹混交林多维资源空间中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宽度及多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对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定有较大的影响,毛竹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的多维生态位宽度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竞争力密切相关,同一生境中物种的多维生态位重叠可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减少竞争,研究毛竹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对毛竹混交林营造具有指导作用.表8参24.  相似文献   
26.
共有种反映毗邻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程度及其潜在互作途径的多样性.通过对施用林丹烟剂后毛竹林冠层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的系统定位调查,分析和比较了林丹烟剂干扰下两个林层的节肢动物共有种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以未防治和白僵菌防治为对照,施用林丹烟剂显著减少了林冠和林下层的共有种及其个体数,降低了两个林层中共有种的多样性;在物种方面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共有种减少;在个体方面,林下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共有种个体减少,林冠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共有种个体减少.但无论在物种还是个体方面,林丹烟剂对捕食性共有种的影响均最大.进一步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引起共有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共有物种的减少.因此认为,林丹烟剂干扰削弱了林下和林冠层节肢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林下生境促进林冠层生物多样性和增强群落对叶部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等生态功能的发挥.图1表6参22  相似文献   
27.
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相隔6a的两次植被调查,分析了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在保护条件下,自然演变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动态.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主要以大量幼树进入第一层成树为特点;水平结构则以密度和盖度的增长为特点.在种类组成方面,6a前群落中居多的阳性树种现已逐渐为耐阴性较强的种类所代替.在组织结构水平上,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标趋于增加,而生态优势度指标趋于降低,反映了群落向着组成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高的方面演变,且前期变化速度较快,后期较慢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8.
广州罗岗村边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广州罗岗村这次生常绿阔叶林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在12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束植物引种,隶属于40科65属其区系特点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该群落分为乔木层(3亚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等层次乔、灌层种类较多,主要以往粟(Caastanopsischinensis)、黄桐(Endospermumchinense)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gaconcinnaHance)等种类组成,草本展种类少.本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缺乏大高位芽、隐芽和一年生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群落的大部分优势种的种群分布格局是随机分布的优势种群的立木结构分析表明,本群落处于进展演替它与30a前比较有较大的变化乔木层原优势种黄桐、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ria)、亮叶肉实(Sarcospermalaurinum)等被锥粟、刺栲(Castanopsishystrix)等替代.草本层原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现已发展为原生性较强的龙船花(Ixorachinensis)、九节(Psychotriarubra)等种类  相似文献   
29.
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研究了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负离子含量近5年的年、季、月变化及不同天气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计量评价.分析了空气负离子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林区不同观测区的负离子含量差异较大,山下瀑布空间负离子含量最高.平均水平达达2l 729 ions.cm-3;林内负离子含量年间及月间变化不大,沟谷小溪和山中部瀑布空间由于人为干扰,负离子含量年动态呈现降低趋势,山下瀑布空间年负离子含量维持在20000 iotis·cm-3左右;负离子含量的季节差异显著,春夏季大于冬秋季,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的最低在2月份、最高在8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负离子含量大小顺序为下雨>晴天>阴天.负离子含量与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气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0.
王楠  潘小承  王传宽  白尚斌 《环境科学》2020,41(5):2476-2484
为探究酸雨对毛竹扩张形成的竹阔混交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程度,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酸雨模拟实验,选取T1(pH=4.0)和T2(pH=2.5)两个模拟酸雨梯度,并以CK(pH=5.5)对照,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强度酸雨胁迫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了真菌群落的OTU数量、Chao1指数和Ace指数(P0.05).竹阔混交林土壤主要由13个门类群的菌群组成,优势菌群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主坐标(PCoA)分析和相似性检验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改变了土壤真菌结构.Bifiguratu属、Geminibasidium属、Purpureocillium属和Oidiodendron属相对丰度变化显著,可作为酸雨胁迫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指示种.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和全氮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酸雨提高了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真菌群落,以及土壤真菌作为影响因子在预测环境变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